二手房土地出让金一般由受让人承担。这一规定明确了在二手房交易中,土地出让金的支付责任主体。具体来说:
1.当二手房交易存在实际成交价,并且这个成交价不低于所在级别的基准地价平均标准时,土地出让金应按不低于成交价的40%来计算。
2.如果二手房的实际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那么土地出让金则应按全部地价的40%来计算。这种情况下,即使成交价较低,受让人仍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土地出让金。
3.如果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需要补办出让手续,那么土地出让金应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来计算。这一规定适用于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的情况。
4.如果存在异议,土地出让金可以按照土地估价机构评估价的40%来计算。这为双方提供了在价格上存在分歧时的解决途径。
1.其中,实际成交价是二手房交易双方达成的价格;
2.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是政府根据土地位置、用途等因素制定的地价标准;
3.土地估价机构的评估价则是在双方对价格存在异议时,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得出的价格。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在二手房交易中,不交土地出让金能否过户取决于所售房屋使用的土地性质。
1.如果所售房屋使用的土地是划拨的国有土地,即二手房建房的土地以划拨方式取得,那么部分情况下不交土地出让金也能过户。
2.如果所售房屋使用的土地是以出让的方式取得的,那么在出卖房屋时就需要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