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缴纳员工社保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3-11-11 1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企业未缴纳员工社保的处理是劳动者去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去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单位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的区别是险种不同、缴费金额不同、参保地不同等。
一、
企业未缴纳员工社保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未给员工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要求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费用进行补缴;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齐社会保险费。找法网提醒您,若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二、
单位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的区别
单位缴纳社保和个人缴纳社保的区别如下:
1.险种不同;
2.缴费金额不同;
3.参保地不同;
4.养老待遇不同。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三、
补缴社保金是否属于劳动纠纷案件
补缴社保金是属于劳动纠纷案件,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此而产生争议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仲裁申请,但是必须在仲裁时效期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单位未缴纳社保怎么处理
单位不缴纳社保,劳动者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
1. 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单位不给员工缴社保的行为属于违法。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且必须缴纳社会保险,只要是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就必须承担此项义务。如发现所在单位没有给自己缴社保,首先可去公司协商,补交之前没有交的社保。
如被拒绝,可去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