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工作中受伤怎么赔偿
更新时间:2022-12-22 14: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退休人员工作中受伤的赔偿是由用人单位根据人身损害的规定赔进行赔偿。退休人员工作中受伤不是工伤,可以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是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的职工。
一、
退休人员工作中受伤怎么赔偿
退休人员工作中受伤的赔偿按照人身损害的规定赔偿。超过退休年龄的,员工和用人单位就不算劳动关系,只能算劳务关系的,而工伤是发生在劳动关系中的,在劳务关系中,是不存在工伤的。因此超过退休年龄的工伤,不按照工伤计算,只能按照劳务关系处理,雇主有责任的,就应当向员工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二、
退休人员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
退休人员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即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三、
退休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退休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是无效的。退休人员退休后是无法适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事项的,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3条规定,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工作中受伤是怎么赔偿的?
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核心步骤包括确认工伤、鉴定劳动能力以及提起劳动仲裁。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明确伤害性质;接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估伤害程度;最后,若单位不配合赔偿,可提起劳动仲裁,甚至寻求法律援助或提起诉讼。
一个员工在工作中摔倒受伤!公司该怎么赔偿?
根据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 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 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 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 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 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等待遇。因各地规定标准不同,所领取的赔偿金额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