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老板扣钱是否是违法行为
更新时间:2024-01-07 2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辞职后老板扣钱是违法行为,单位是不可以随意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者辞职后被克扣工资的,可以先与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无果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仲裁后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起诉处理。
一、
辞职后老板扣钱是否是违法行为
辞职扣工资不合法。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
辞职后扣工资怎么处理
离职被克扣工资的,建议先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之后调解失败的,可以申请仲裁,之后仲裁失败的,可以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辞职后扣工资合理的情形
找法网提醒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未签合同员工急辞公司扣钱是否违法
法律分析:急辞工扣钱属于违法做法。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处置,对裁决不服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有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辞工不当面结算工资是否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离职工资结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劳动者办妥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说,单位在员工离职的时候应当立即支付工资,否则就是违法了。
如果单位不支付工资,可以先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相关部门会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纠正;如果还不行可以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未签合同职工急辞公司扣钱是否违法
法律分析:劳动者没签劳动合同急辞,用人单位不应该扣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在先,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38条的规定,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