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需遵守《保密协议》吗

更新时间:2019-05-04 15: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简介:读者常先生来信问:我所在的公司要求离职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其中包括:离职后保守公司商业秘密;18个月不得从事同行业或者与公司经营范围有竞争的相关行业和工作;放弃申诉权等一些条款。请问,在职时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属于员工义务,离职后,保守原公司

案情简介:

读者常先生来信问:我所在的公司要求离职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其中包括:离职后保守公司商业秘密;18个月不得从事同行业或者与公司经营范围有竞争的相关行业和工作;放弃申诉权等一些条款。请问,在职时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属于员工义务,离职后,保守原公司商业秘密是否仍然是该员工的法定义务?员工是否有权向公司要求支付一定的保密费用?18个月不得从事相关行业的要求是否构成《竞业禁止协议》的条款?若构成,该条款在《保密协议》中签订,离职人员是否可以遵照《竞业禁止协议》的相关法律法规得到经济补偿?我国法律或北京的地方性法规中是否有关于补偿金额的规定?公司要求离职员工放弃申诉权条款是否合法、有效?公司发放的员工工资当中,有一项比例较大的部分是“保密费”。请问,所包含的“保密费”是否可划归员工工资组成?“保密费”是否可以作为“竞业禁止”的补偿?

案件分析:

常先生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包括保守商业秘密条款和竞业禁止条款两个内容。两个条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守单位商业秘密,但比较而言,竞业禁止条款的要求更为严格,劳动者要承担一定时期内不能在熟悉的特定行业内任职的义务,同时单位必须要给予充分适当的补偿,否则协议无效。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成为商业秘密须具备三个要件: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是不能通过公开渠道直接获取到的;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权利人对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管理方案、货源情报、营销策略、招标投标中的标底和标书、客户名单、产品配方、设计构思以及程序等都有可能成为商业秘密。

其次,《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因此,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或者单独签订保密协议,禁止员工在职和离职后传播、泄漏单位商业秘密。在做出保守商业秘密约定后,按约保守商业秘密就成为劳动者的义务,违约就要承担约定的违约责任

再次,如果单位认为通过保守商业秘密条款禁止员工在职和离职后传播、泄漏商业秘密还不足以保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合同中部分不合法,入职前签订了保密协议,怎么办
你好,你可以先进行劳动仲裁,将不合法的情况进行说明,让仲裁委进行判断,如果仲裁解决不了,可以去法院主张权利,你是已经签了劳动合同了吗?你签字的话代表你对相关款进行了承诺,你现在可以先去劳动仲裁进行处理一下,后续你有问题也可以和我进行沟通,我会对你进行一对一指导。
在企业签订保密协议书未正式工作,只是培训三天离职是否有效
"员工泄露公司信息违反保密协议的,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1、民事责任。违反保密协议首先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也可以选择要求员工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2、承担行政责任。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可能构成行政责任。 《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签劳动合同了,另外再签保密协议这个保密协议有效吗?
保密协议不是本人签字有效,保密义务产生于知悉秘密,而不是签定保密协议。鉴于保密义务人在职期间,获得或制作的商业秘密对公司在竞争中的巨大价值,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和终止之后,保密义务人均承认公司因投资、支付劳动报酬而对这些商业秘密的所有权
律师解答动态
赵蒙律师
赵蒙律师
2分钟前
您好,朋友欠钱一直不还,可以固定好证据,走诉讼程序。
你好,你可以自己去银行查询的
什么时候还不上的,可以说下情况?jx
胥斐律师
胥斐律师
5分钟前
你好,这边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呢
赵蒙律师
赵蒙律师
5分钟前
您好,离婚案子咨询的,可以问下关于离婚,孩子抚养,共同财产。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