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找法网 > 案例分析 > 劳动法案例 > 劳动合同案例 > 正文

操作
A+
A-
分享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未婚先孕职工的劳动关系

来源: 阅读: 转发: 点赞:

  • 全文
  • 案情介绍
  • 案情分析
  • 判决结果
  • 相关法规

[案情介绍]

  申诉人王某,女,未婚,系某印刷厂职工。诉称,2007年4月,其到被诉人处作会计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2007年11月,申诉人。同年12月,因申诉人怀孕,被诉人让申诉人回家休息。2008年1月15日,被诉人提出与申诉人解除,要求其办理交接手续。之后,申诉人提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该合同期限至申诉人哺乳期满为止。

  被诉人某印刷厂辩称,王某是非法同居怀孕的,违反国家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且其怀孕后未告知单位,责任应申诉人来承担。因此,请求仲裁委驳回申诉人的申诉请求。


[案情分析]

  本案争议焦点为:未婚先孕职工的劳动关系能否被解除,换言之,即未婚先孕职工是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保护条例》的保护问题。

  本人认为,虽然案中申诉人王某未婚先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其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之规定,即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规定女工不得未婚先孕,说到底这一问题仅仅是道德范畴所约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女职工保护条例》第四条也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这些规定均没有区分女职工的怀孕是已婚还是未婚,也没有明确说明是解除劳动关系前得知还是在其之后知道的,因此,应理解为只要仲裁在申诉时效内,女职工未婚先孕也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未婚先孕职工的劳动关系,否则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仲裁委裁决支持申诉人的申诉请求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判决结果]

  不成,仲裁委作出裁决:被诉人恢复与申诉人的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该合同期限至申诉人哺乳期满为止。


[相关法规]

最新问答推荐

美女好方便电话沟通不 -

已有 2 位律师解答

遇事问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

立即咨询

平均3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