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5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推介发布2006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鲁农科教字〔2006〕21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6-06-16

施行日期:2006-06-16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各市农业局(农委)、科技局,省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

为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按照今年省委1号文件“实施重大农业科技推广发布行动”的要求,省农业厅、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对近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征集和筛选,经有关专家充分论证,确定了粮食类、油料纤维类、蔬菜类、果茶类、中草药类和资源节约型等六大领域的30项农业主推技术,并推荐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等6种作物的46个主导品种,现予发布(详细内容见附件)。

各市、各单位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发布技术的指导,充分发挥其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作用。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1:2006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一览表

类别  主 推 技 术  主 导 品 种  粮

类  小麦  1 、优质专用小麦综合配套技术
2 、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 、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4 、旱地小麦节水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一)强筋品种 : 济麦 20 号 、 烟农 19 号、济南 17 号
(二)中大穗品种:临麦 2 号、 潍麦 8 号、 山农 664 、 淄麦 12 号
(三)多穗型品种: 济麦 19 号、 济麦 21 、 烟农 24 号 、 泰山 23 号 、 邯 6172 、 烟农 21 号  玉米  5 、 夏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郑单 958 、鲁单 981 、浚单 20 、农大 108 、鲁单 984 、聊玉 18 号 、金海 5 号 、 登海 11 号、登海 3 号 、 泰玉二号 、 天泰 10 号 、费玉 3 号、 东单 60 号 、莱农 14 号  杂粮  6 、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7 、夏大豆等距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8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一)普通品种: 临稻 10 号 、豫粳 6 号、阳光 200 (二)香稻品种:香粳 9407
大豆 : 齐黄 28 号、菏豆 12 号、 山宁 12 号、 鲁豆 11 号  油



类  花生  9 、花生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综合技术
10 、丘陵旱地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出口花生生产技术  ( 一)大花生品种:花育 22 号、丰花 3 号、丰花 5 号、潍花 8 号
(二)小花生品种: 丰花 4 号  棉花  12 、抗虫棉旱作栽培技术
13 、抗虫杂交棉节本增效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中熟杂交品种: 鲁棉研 15 号、鲁 RH-1
(二)中熟常规品种:鲁棉研 21 号、鲁棉研 22 号、鲁棉研 18 号
(三)早熟常规品种: 鲁棉研 19 号、  蔬

类  瓜菜  14 、 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15 、生姜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6 、越夏蔬菜设施栽培技术
17 、 出口菠菜、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GAP )
18 、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     食用菌  19 、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杏鲍菇、双孢菇高效配套技术     果茶类  茶叶  20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果树  21 、 苹果品种更新及密植园改造技术
22 、苹果设施栽培新技术     中草药类  中药材  23 、 金银花规范化种植技术     节约型农业技术  生物能源  24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技术
2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节药节肥技术  26 、 果蔬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制技术
27 、 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高效施用技术
2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9 、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30 、 保护性耕作技术

附件2:

2006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 二○○六年六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主推技术

粮食类

1、优质专用小麦综合配套技术

2、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4、旱地小麦节水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5、夏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6、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7、夏大豆等距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8、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油料纤维类

9、花生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综合技术

10、丘陵旱地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出口花生生产技术

12、抗虫棉旱作栽培技术

13、抗虫杂交棉节本增效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蔬菜类

14、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15、生姜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6、越夏蔬菜设施栽培技术

17、出口菠菜、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19、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杏鲍菇、双孢菇高效配套技术

果茶类

20、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21、苹果品种更新及密植园改造技术

22、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

中草药类

23、金银花规范化种植技术

节约型农业技术

24、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技术

25、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26、果蔬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制技术

27、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高效施用技术

2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9、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30、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二部分 主导品种

小麦品种

(一)强筋品种

济麦20号、烟农19号、济南17号

(二)中大穗品种

临麦2号、潍麦8号、山农664、淄麦12号

(三)多穗型品种

济麦19号、济麦21、烟农24号、泰山23号、邯6172、烟农21号

玉米品种

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农大108、鲁单984、聊玉18号、金海5号、登海11号、登海3号、泰玉二号、天泰10号、费玉3号、东单60号、莱农14号

水稻品种

(一)普通品种

临稻10号、豫粳6号、阳光200

(二)香稻品种

香粳9407

花生品种

(一)大花生品种

花育22号、丰花3号、丰花5号、潍花8号

(二)小花生品种

丰花4号

大豆品种

齐黄28号、菏豆12号、山宁12号、鲁豆11号

棉花品种

(一)中熟杂交品种

鲁棉研15号、鲁RH-1

(二)中熟常规品种

鲁棉研21号、鲁棉研22号、鲁棉研18号

(三)早熟常规品种

鲁棉研19号

第一部分 主推技术

1、优质专用小麦综合配套技术

技术要点:

1.该技术适用于具有一定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下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管理。

2.培肥地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技术,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0.6:0.25为宜。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铵10~20千克,氯化钾10~20千克,或相同养分量的复合肥或掺混肥作底肥。同时,要注意微肥的使用,如锌、钼、硼等,应根据缺素情况补充微肥。

3.整地。深松土壤20~30厘米,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如果墒情不足,应先造墒再播种。

4.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达到优质强筋或中筋小麦指标,具有高产、抗病、抗逆、落黄好等优点。

5.播种。根据品种类型和播种时期确定基本苗数,结合千粒重、发芽率等因素,计算适宜的播种量。适期播种条件下,一般多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8万~12万,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3万~18万。地力水平高的地块可采用精播、半精播,地力水平较差的地块应采用半精播。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可采用垄作栽培。

6.冬前田间管理。及时查苗补苗,划锄保墒,以保证苗匀、足、齐、壮,适期浇水,防止冻害。

7.春季田间管理。在起身拔节期采取促控措施,防止旺长。春季的肥水运筹可采取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的要点进行,施肥后立即灌溉。

8.后期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浇足灌浆水,喷施叶面肥,可防止小麦早衰,改善品质,增加产量。

9.收获。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及时收获,及时晾晒,防止雨淋、霉烂。收获不同品质类型品种时要注意清机。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及黄淮海冬麦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王法宏 刘建军

联系电话:0531-83179925 83179561

2、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技术要点

1.小麦氮肥后移技术适用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和优质专用小麦的田间管理。

2.确定合理的低肥与追肥比例,施肥比重后移。氮肥后移技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50%~70%.

3.春季追肥时间后移,建立两种分蘖成穗类型品种的合理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一般情况下,春季追肥由返青期或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块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春季追肥可在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进行。

4.注意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采用人工或化学的方法,防除杂草。

(二)技术效果

1.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建立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的合理群体结构。

2.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显著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3.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

4.减少氮肥的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减轻氮素对环境的污染,一般较传统施肥增产10%左右。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和黄淮海高产强筋和中筋小麦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于振文

联系电话:0538-8241484

3、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一)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地区。该技术适宜于水浇条件及地力基础较好的地块,应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旱作地区必须结合免耕、覆盖及其它节水技术进行。

2.精细整地。深松土壤20~30厘米,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然后起垄。如果墒情不足,应先造墒再起垄,如果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提倡肥料后移施肥技术。

3.合理确定垄幅。中等肥力地块,垄宽70厘米~80厘米为宜,垄高17~18厘米,垄上种3行小麦,小行距为15厘米,大行距为50厘米,平均行距为26.7厘米,以便于玉米直接在垄沟进行套种;高肥力地块,垄幅可缩小至60~65厘米,垄上种2行小麦,玉米套种在垄顶部的小麦行间。

4.使用配套垄作机械,提高播种质量。用专用起垄播种机,起垄播种一次完成,可提高起垄和播种质量,利于小麦出苗。

5.合理选择良种。以叶片松散型品种为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叶片紧凑型品种可适当加大密度,增加有效光合面积。

6.加强冬前及春季肥水管理。适时浇好冬水,干旱年份早春及时浇水,以防受旱和冻害。起身期追肥,一般亩施尿素10~15千克,垄沟内撒施,然后沿垄沟小水渗灌,待水慢慢浸润至垄顶后停止浇水,可防止小麦根际土壤板结。小麦孕穗灌浆期应视土壤墒情加强肥水管理,脱肥地块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10千克,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为玉米套种提供良好的土壤墒情和肥力基础。

7.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8.适时收获,秸秆还田。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但应注意套种玉米地块的幼苗保护。垄作栽培粉碎的作物秸秆大多积累在垄沟底部,不会影响下季作物播种和出苗,因此要求尽量做到秸秆还田。

9.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可减少雨季地表径流,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作用,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大幅度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及旱地土壤生产能力,对于旱地小麦生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技术效果

1.垄作小麦改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消除了土壤板结,而且一次灌水用水量30立方米/亩左右,节水30%~40%.

2.垄作小麦的追肥为集中施于沟底,相对增加了施肥深度,当季肥料利用率可达40%~50%.

3.垄作小麦增加土壤表面积33%,显著改善了小麦冠层内的通风透光条件,透光率增加10%~15%,田间湿度降低10%~20%,白粉病和纹枯病发病率下降40%,小麦基部节间长度缩短3~5厘米,株高降低5~7厘米,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4.垄作栽培有利于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千粒重增加5%左右,增产10%~15%.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及黄淮海冬麦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联系人:王法宏

联系电话:0531-83179925

4、旱地小麦节水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产量指标为亩产400~500千克的无水浇条件旱地麦田。

2.有机无机肥配合,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培肥地力。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纯氮12~16千克、五氧化二磷 12~16 千克、氧化钾 8~10千克,各种肥料均作基肥一次施入土壤。

3.加深耕作层,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能力,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前茬作物收获前中耕,前茬作物收获后早耕,适墒耕地,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

4.施用生物节水剂。

5.在小麦、玉米一年二熟种植区,玉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间,亩覆草200~400千克,对小麦起到培肥地力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6.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确定合理群体结构。选用旱地高产小麦品种,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拌种。

7.适期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每亩基本苗12~15万,旱地麦田耕后耙平不做畦,等行距播种,行距20~22厘米。

8.田间管理。在降水较多年份,耕层墒情较好时应及早划锄保墒;秋冬雨雪较少,表土变干而坷垃较多时应进行镇压,或先镇后锄。生育后期,注意病虫害防治,如果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追肥或借墒追肥。

9.蜡熟末期收获,秸秆还田。

适宜推广地区:山东省和黄淮海冬麦区旱地麦田

技术依托单位:莱阳农学院

联系人:林琪

电话:0532-86080447

5、夏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

上世纪60~90年代小麦玉米产量低,农耗时间长,雨水多易芽涝,实行麦田套种对促进玉米单产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体制的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农耗时间缩短,干旱缺雨,套种玉米密度不足,苗子不匀,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困难,难以适应更高产的要求,中产水平上形成的麦田套种技术需要更新。在高产更高产阶段实行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选用中晚熟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花后群体光合高值持续增长,中穗、耐密、抗倒、抗病、活棵成熟,生育期100~105天,有效积温1200℃~1500℃,当前代表性品种有郑单958、农大108、鲁单981、聊玉18等。

2.抢茬直播。麦收后抢茬播种,行距60厘米左右,开沟播种,造墒或播后浇水,种衣剂包衣,每点2粒,两点间施化肥,人工复土3厘米,10小时后,顺垅踩一遍,保证苗齐苗壮。

3.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群体整齐度是高产栽培的关键。紧凑型品种叶片上冲,叶向值大,适宜密植,每亩可种5000株,平展型品种,叶片平展,叶向值小,适宜稀植,每亩可种3500株。

4.平衡施肥。高产田土壤有机质应在1%以上,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氮 3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公斤计算施肥量。将基肥3000公斤于种麦时施入。玉米播种时施尿素10~15公斤,磷肥10~15公斤,氯化钾30~35公斤,硫酸锌肥1公斤,以上化肥混合后一次施入点种时的两点之间。大口期追施全部氮肥用量的50%,开花期补施氮肥用量的20%.在离植株15厘米处,深施10厘米,埋土盖严。

5.精细管理。

(1)早定苗:4叶期定苗,定苗时去弱留壮,保证匀苗。

(2)早灭茬:定苗前灭茬,促进根系生长,灭茬后喷施40%乙?阿合剂或33%二甲戊乐灵进行化学除草。

(3)防治病虫害:种衣剂拌种,防治苗期病害,三叶后喷洒一遍氧化乐果,防治吸食性害虫,大口期撒施辛硫磷毒砂,防治玉米螟,并注意防治后期蚜虫。

(4)小口期覆盖麦穰或麦糠:每亩500公斤盖于垅间,可灭草肥田。

(5)抽雄时隔行去雄:雄穗露出时,隔行去行。

(6)适时晚收:苞叶干枯,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收获,保证粒重。

适宜推广区域: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董树亭

联系电话:0538-8241591

6、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甘薯高产的基础。甘薯生产中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选用淀粉型、鲜食加工型、菜用型等不同类型的品种。我省适宜淀粉加工用品种有徐薯18、鲁薯7号、济薯15号等,适宜鲜食及加工用品种有北京553、鲁薯8号、济薯18号、济薯5号、烟紫薯1号等, 适宜菜用品种有台农71、福薯7-6.

2.培育壮苗。壮苗是甘薯高产的保证。我省甘薯栽植期多在4月下旬(谷雨前后),因此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春分前后)。春薯要选择无病、无伤、无冻害湿害的夏薯,最好是经过脱毒的种薯,用800倍多菌灵浸种后,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春薯壮苗的标准是百株重500克以上、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而节匀、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0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10%以上。夏薯用苗要建立无病采苗圃(二级育苗)。夏薯用苗最好是采用蔓头苗,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完整、节间不过长、腋芽较短、节上根点较大、无气生根,蔓头苗一般比下端苗增产10%以上。

3.土壤和肥水管理。甘薯高产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沙壤土。特别是鲜食甘薯最好选择无甘薯病害的生茬地、土层较厚、排水良好,以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甘薯施肥掌握的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钾肥为主、磷肥为辅。亩产3000公斤的甘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5立方米,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起垄时开沟施于垄下。甘薯栽植要采用垄作栽培,垄距70~80厘米,垄高20~30厘米。春薯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500株、夏薯每亩4000株。春薯要适时早栽,“五一”后栽植每晚栽一天减产1% 左右;夏薯要力争早栽,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每晚栽一天减产2%左右。鲜食春薯可适当晚栽10~15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晚栽虽略有减产,但商品性提高。夏薯则要抢时早栽,否则小薯过多,商品性下降。鲜食春薯适当增加密度,每亩4000株以上;夏薯适当减少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以增加商品薯率。

4.田间管理。甘薯生长前期重点是查苗补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生长中期为雨季,重点是排涝及食叶害虫的防治;生长后期重点是防旱和排涝及追施叶面肥。田间管理上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禁止翻蔓,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发生徒长时,每亩可喷200毫克/公斤浓度的多效唑50公斤。

5.适时收获。我省一般在10月上中旬开始收获, 10月下旬甘薯产量基本不再增加,淀粉含量明显下降,晒干率也相应降低,因此霜降前要收获完毕。做种薯或鲜食用甘薯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经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要注意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

6.安全储藏。贮藏前要对贮藏窖进行清扫消毒,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窖温保持10~15度,湿度保持85-90%.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贮藏。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山东省内甘薯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张立明

联系电话:0531-83179258

7、夏大豆等距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选用适宜品种。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期、用途和当地主要病虫害选用适宜品种。土壤肥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选用高产、抗倒伏的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反之,则选用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根据当地的大豆适宜生长期和茬口,选用早、中、晚熟品种。山东省及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的适宜生育期一般为90~110天。大豆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油脂和蛋白质,根据不同用途选用高脂肪或高蛋白品种。山东省及黄淮海地区的大豆主要病害是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根据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高抗或兼抗这两种病害的品种。

2.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点确定适宜的行株距,创建合理群体。我省夏大豆的种植密度一般为1.5~2万株/亩。土壤水肥条件好,品种的生长势强、单株生产力高,适宜密度为1~1.5万株/亩;无水浇条件的山岭薄地密度可高达30万株/亩。根据适宜密度,确定相同的行距与株距,均匀种植,使单株个体具有向四周生长的最大空间,减少了个体之间的竞争和光、热、水资源损失。植株间距一般为13~25厘米。

3.足墒精细早播种。大豆播种的适宜水分含量为19%-20%.墒情不足,应造墒或遇雨抢墒播种;水分过多,应适当散墒后播种。灭茬、适当整地后机械精量播种。播种深度一致,一般3~5厘米,种子分布均匀。尽早播种,不晚于6月25日。

4.培育壮苗。出苗后及早间苗、定苗;中耕2~3次,一般在齐苗后、定苗后和封垄前各中耕一次。

5.适时灌水。不同生育时期需水不同,苗期需水较少,应适当干旱,不浇水或少浇水;开花、结荚、鼓粒期需水较多,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大,遇旱及时浇水。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大豆幼苗期的适宜土壤含水量是20%左右,分枝期23%左右,开花结荚期30%左右,鼓粒期25%~3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应进行浇水。

6.合理施肥。结合整地每亩施1~1.4吨优质粪肥,土壤瘠薄或前茬施肥少的地块应多施有机肥。播种时,施用少量化学肥料、腐熟有机肥或细菌肥料作种肥。根据土壤肥力不同,在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追肥。苗期每亩追施2.5~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促壮苗。开花结荚期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鼓粒期缺肥时,每亩追施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土壤碱解氮含量在80mg/公斤以上时,可不追肥。

7.防除杂草。中耕除草或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8.防治病虫害。采用抗病虫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可采用鲁豆10号、鲁豆11号、鲁豆12号、齐黄28、齐黄29、齐黄30、齐黄31、菏豆12号等抗病品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可选用齐黄28、齐黄29、齐黄30、齐黄31等品种。用冬耕、清除田边杂草等措施防治豆天蛾、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等害虫。也可用敌杀死等化学药剂防治造桥虫、菜青虫、豆天蛾等害虫。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山东省内大豆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联系人:徐 冉

联系电话:053-83179348

8、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选用品种。适宜山东种植的品种有圣稻301,圣稻13,豫粳6号,镇稻88,香粳9407等,但品种的产量提高和品质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

2.种植基础条件。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2.0~3.5%,全氮0.2%左右,土壤中的磷、钾含量丰富,养分供应协调。土壤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有利于田间排除毒害;合理的轮作倒茬,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3.培育壮秧技术。适宜播种期为4月28日~5月8日,5月15日是最迟播种期。播种量一般要求亩落谷20~30公斤。播种前施底肥,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尿素3~5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施后挂浆磨平。在4~5叶期施10公斤尿素后,据苗情,应当采取控水管理,可以断水旱管。秧田杂草主要依靠化学除草。第一次于旱整平灌水后,每亩施60%丁草胺200克,4~5天后整板落谷;第二次于踏种覆土后,每亩施农思它100克喷雾,可有效防除秧田各类杂草。三叶期前是形成壮秧的关键阶段,应以湿润管理为主。三叶期后,秧苗通气组织形成,水层要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4.水田管理技术。移栽期抢时提早插秧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措施之一。要求栽插密度为1.8~2.0万穴/亩,每穴3~4苗。移栽返苗期在插秧后秧苗返青期间深水护苗3~5天,水稻活棵后进入有效分蘖期,应保持2~3厘米浅水层结合适当落干,促进分蘖。有效分蘖期后,进入无效分蘖期,及时断水轻烤,停水以不影响有效分蘖的正常生长而又能抑制无效分蘖为原则。对于迟发晚够苗的群体,搁田适当推后3~5天。孕穗期在建立浅水层的基础上间歇灌溉。抽穗以后的管理主要是延长根、茎、叶的功能期,间歇灌溉以湿润为主。

5.施肥技术。移栽后,中苗(5~6叶)移栽,一般分蘖期施氮量占总氮肥用量的50~60%,速效化肥施纯氮8~10公斤。大苗移栽或插秧偏晚(7叶左右),在本田期有效分蘖时间只有15天左右,基氮肥用量应适当减少至40~50%.对于地力薄、秧苗长势弱的,一般分蘖发生较晚,应早施并适当增加施肥量。穗肥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穗数、攻取大穗,又要防止叶面积过度增长。穗肥应依据群体大小、叶色情况、长相长势,一般掌握总施氮量的20~30%.在齐穗期一旦发现叶片明显转黄,要适量补施粒肥。一般施尿素3~5公斤。

6.主要病草害的防治。稻田杂草防除的药剂种类主要有60%丁草胺100~150克,50%杀草丹乳油300~400克拌细土30公斤或结合施肥撒入大田。用药后保持水层4~6天,可有效控制稗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为主要杂草群落的稻田草害。稻田主要病害有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等。近年来条纹叶枯病已经上升为致灾性病害。一般在返青期到分蘖盛期重度发生。主要在秧田期药剂防治灰飞虱4~5次,在本田期选用治飞虱类药物(乐斯本、扑虱灵、吡虫灵、高效氯氰菊酯)+抗病毒类药物(病托、菌克毒克)+结合叶面微肥喷雾。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山东省水稻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联系人:杨连群

联系电话:0537-2319057

9、花生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综合技术

技术要点:

1.播种。花生应尽量轮作,选择沙壤或半沙壤土及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应选择抗旱性强或抗黄曲霉花生品种,种子纯度98%以上。坚持适期播种,过早播种易导致花生收获期提前,收获时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延长花生晾干时间,引发黄曲霉毒素污染。

2.田间管理。防治地下害虫,减少花生荚果损伤。在花生收获前3-5周如出现干旱少雨,应适当灌溉,以减少霉菌对花生荚果的侵染和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田水分过多时,应适当排水,防止烂果。

3.收获。适期收获,收获时尽量避免和减轻花生荚果损伤。收获后,晾晒期间如遇阴雨天,应在室内通风晾干,不能堆积,也可采用机械烘干,使荚果水分降至10%以下

4.加工前的处理。储存前应确保花生降至安全水分,不能将花生直接在地面上堆垛储藏。储藏期间尽可能温度≤15℃,湿度≤55%-70%.

5.脱壳与收购。避免脱壳时损伤花生仁。脱壳前若花生果水分≥10%或霉果≥1%时,要重新晾晒或挑拣。在收购原料时,必须确保花生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黄曲霉毒素、农残、重金属含量符合要求。

6.运输与加工。冷风库中储存的花生在装运前应先出库平衡温度。出口花生应尽量减少运输途中花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可能。加工车间应通风干燥,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原料不得混合加工,以防产生霉变,并尽可能将霉粒、发芽粒及损伤粒挑拣干净。

适宜推广地区:全省春花生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联系人:单世华

联系电话:0532-87629307(O) 83033665(灵通)

10、丘陵旱地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丘陵地或旱地,目标为亩产300~450公斤无公害生产。

1. 轮作换茬,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丘陵地整修梯田,搞好三沟配套。冬前深耕深翻,加深活土层。粘性土压沙或含磷风化石,沙性土压粘淤土。

2.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培肥地力。中等肥力地块,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纯氮10~15千克,氧化钾4~5千克,低肥力地块增加30%.于地膜覆盖起垄时集中包施在垄内。

3.选用高产抗病、抗旱耐瘠品种,适当密植。大花生品种如丰花1号每亩0.8万~0.9万墩,丰花3号、丰花5号0.9万~1万墩,小花生品种丰花2号、丰花4号等1万~1.1万墩,每墩2株。

4.采用黑白相间配色地膜或黑色地膜,适期晚播。墒情较好或有抗旱播种条件的在4月底至5月上中旬播种,无抗旱播种条件的可在4月上、中旬抢墒播种。播前带壳晒种1~3天,分级粒选。

5.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拌种防治枯萎病。用35%种衣剂4号拌种包衣,或播种时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用白僵菌剂、阿维菌素、吡虫啉等施于播种沟防治蛴螬。用阿罗蒎兹、无毒高脂膜等播种期施用防治根结线虫病。叶斑病、锈病的防治,在发病初开始喷施波尔多液植物保护剂溶液。发病后用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喷施2~3次。

6.在结荚后期叶面喷施肥料防早衰落叶。

7.及时收获晒干避免霉捂,控制黄曲霉素污染。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山东省花生主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万勇善

联系电话:0538-8241540

11、出口花生生产技术

技术要点:

1.建立企业出口花生生产基地和质量跟踪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建立村级基地服务组织(中介组织),有效实施生产农户登记制度、良种更换制度、生产资料准入制,进行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和供应。

2.栽培环境要求。出口花生种植地块要符合花生绿色食品生产条件。

3.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花生品种,区域化种植。重点推广出口大花生,辅以出口小花生,兼顾食品加工型花生品种。对8130、鲁花11号等当地的主栽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加大适合出口的丰花3号、丰花5号、潍花8号和花育22号等新品种的推广力度。

4.采用生物有机肥、包膜控释肥、配色地膜、生物(源)农药等物化技术,降低化肥、农药残留。

5.春花生适期晚播减轻伏果、烂果和病毒病。

6.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通过人工捕杀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法,防治蛴螬、棉铃虫等病虫害。

7.通过肥水调控技术,控制高产田花生植株旺长,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禁止使用B9.

8.防止花生黄曲毒霉素污染。生长后期预防干旱;适期收获防止发芽烂果,及时凉晒至水份低于10%;尽量人工剥壳减轻破碎,机械脱壳的花生仁要及时挑选去除破碎粒,水份低于10%通风贮藏;储藏环境要降低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防止花生黄曲毒霉素污染。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鲁东、鲁中南等花生出口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曾英松

联系电话:0531-82355244

12、抗虫棉旱作栽培技术

肥旱地的皮棉产量目标为100kg/亩以上,要求棉田平整,地力中上等,能保证浇上一次播种造墒水或能够采用水种包包的方法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旱薄地的皮棉产量目标为40~6 0kg/亩,要求棉田平整,年平均降雨和生育期内降雨分别在500mm和350mm以上。

技术要点:

1.蓄水保墒。冬前及时翻耕,春季开始化冻时顶凌耙耢,7~8月份雨后及时浅中耕松土。

2.选用耐旱品种。选用后发性强、叶色浓绿、氮代谢旺盛、Bt蛋白表达量高的抗虫棉品种,如鲁棉研18、鲁棉研22和99B等。

3.适时播种。播前遇有中雨要先突击耙耢收雨保墒,然后再进行播种。播前能造墒的可于4月15~25日播种,实在不能造墒的,可在5月1日前等雨播种;

4.提高密度。中等以上肥力且能造墒或底墒较好的旱地棉田,于4月15日~25日播种,掌握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地力较差且播种偏晚的棉田掌握在4000株/亩左右。

5.平衡施肥。重施底肥,施足磷、钾肥,提早追肥,每亩施纯氮10~15公斤,五氧化二磷 6~8公斤,氧化钾 5公斤,有机肥2~3吨。有机肥和磷、钾肥结合秋、冬耕或播前整地全部底施,旱薄地棉田氮肥可全部基施,肥力较好的旱地棉田氮肥1/3~1/2底施,其余一次追施。追肥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7月上中旬见花时结合降雨在行间追施为佳。

6.其它配套措施。7月份进入雨季后若阴雨天多,可根据棉花长势和降雨情况用缩节安调控;整枝可以简化,盛蕾期去疯杈,7月20~25日打顶,8月20~25日去无效花蕾及打边尖;8月10日后可根外追施2~3次光合微肥、钛得肥、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适宜推广区域:鲁西北和鲁北(东)等产棉区的旱地棉田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联系人:董合忠  李维江

联系电话:0531-83179255

13、抗虫杂交棉节本增效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提高抗虫杂交棉的种植效益可以采取两种栽培路线,一是以较高投入和精细管理作保证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二是以尽可能节省成本为目标的“精稀简”栽培技术,通过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技术要点:

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①保证条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0g/公斤以上,有一定的灌溉条件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底施土杂肥2~3吨/亩或鸡粪1~2 吨/亩,复合肥50公斤/亩左右(含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在60、90和75 公斤以上)。选用鲁棉研15、鲁棉研23和鲁棉研25等产量优势大的抗虫杂交棉的脱绒包衣种子(F1)发芽率≥80%;②密度和行距:留苗或移栽密度2600~2800株/亩,实收密度2400~2600株/亩。等行距种植时行距80~120厘米,大小行种植时小行60~70厘米、大行100~150厘米;③地膜覆盖或营养钵精量播种:直播地膜棉田,4月15~25日开沟人工或机械点播,每穴2~3粒。营养钵棉田,4月初下种育苗,5月上旬移栽;④精细管理:第一果枝出生后,及时打掉果枝以下的叶枝,以后结合其它管理及时去掉赘芽、疯杈,7月20日前打顶,8月10日前后去掉新长出的无效蕾。6月下旬中耕、培土。见花追施尿素20公斤/亩左右,并在7月25日打顶后再追施尿素10公斤/亩左右;苗期控制浇水,盛蕾期以后遇旱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自盛蕾期以后视情况化控1~3次。按照转基因抗虫棉的要求防治害虫,特别要注意中后期盲椿象、烟飞虱等害虫的防治。

2.节本增效(“精稀简”)栽培技术。通过精量播种减少用种量、扩行稀植发挥单株产量潜力、简化整枝减少用工量,在保证产量不减的前提下通过节本增效。①保证条件: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2g/公斤以上,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选用鲁棉研15、鲁棉研23和鲁棉研25等产量优势高的抗虫杂交棉脱绒包衣种子(F1)发芽率≥80%;②平衡施肥:底施优质土杂肥2~3吨/亩或鸡粪1~2吨/亩,复合肥50公斤/亩左右(含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在4、6和5 公斤以上)。初花期在追施尿素20千克。③精量播种。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3月下旬打钵,4月上旬播种,4月底5月初移栽,每亩用种0.5公斤以内。没有育苗移栽条件的地区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点播或精播机播种,每亩用种0.75公斤以内;④扩行降密。密度为1500~2000株/亩,在此范围内,地力和灌溉条件好的棉田取中下限,地力和灌溉条件差的取其中上限。行距以90~120厘米为宜;⑤简化整枝:保留近果枝的2个营养枝或全部营养枝,于7月15~20日间打掉主茎顶心和营养枝的顶心。按照转基因抗虫棉的要求防治害虫,特别要注意中后期盲椿象、烟飞虱等害虫的防治。

适宜推广区域:鲁西南棉区和鲁西北棉区的套种或纯作棉田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

联系人:董合忠 王留明  赵洪亮

联系电话:0531-83179255  83179425

14、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技术要点:

1.结合山东的气候条件,研究制定了山东Ⅰ、Ⅱ、Ⅲ、Ⅳ、Ⅴ型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并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目前主要推广山东Ⅱ、Ⅲ、Ⅳ(寿光)型日光温室。

2.选用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及相关的嫁接技术。通过开展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番茄、厚皮甜瓜等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并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境)内外品种,从中选育出了一批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新品种,如绿衣天使、津优30、冬棚1号等黄瓜,加西亚、红太阳、天正红珠等番茄,鲁厚甜1号、2号等厚皮甜瓜,红罗丹、萨菲洛、考曼齐等甜椒品种。通过茄子、甜瓜、黄瓜砧木的筛选与嫁接技术研究,筛选出了托鲁巴姆、全能铁甲、掘金龙、黑籽南瓜等优良砧木,提高了嫁接苗的耐寒性和抗病性。

3.针对日光温室蔬菜主产区氮素化肥用量过量的问题,开展氮肥调控试验。并采用试纸条-反射仪方法,速测土壤滤液中和植株叶柄汁液中NO3--N浓度,作为推荐施肥的依据,提出了减少氮肥用量30%,而不影响产量的施肥指标。

4.根结线虫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试验证明,6~7月期间日光温室蔬菜倒茬闲置时期,撒施氰氨化钙(石灰氮)50~100公斤、碎麦秸600~1300公斤、耕翻、作垄、覆盖地膜、灌透水,处理20~30天,揭地膜后晾晒8~10天再定植,定植后1000倍阿维菌素灌根,可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

5.集成相关技术制定了日光温室黄瓜、番茄、西葫芦、辣(甜)椒、茄子、厚皮甜瓜、菜豆等7种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作为省级地方标准于2004年12月发布实施。

6.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了黄瓜、长茄、西瓜、青辣椒、樱桃番茄等部分蔬菜或品种的产品分级标准,及黄瓜、番茄、茄子、青椒、西葫芦、菜豆等蔬菜的整理、加工、包装技术操作规程,为无公害蔬菜的品牌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依据。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及黄淮海地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联系人:何启伟

联系电话:0531-83179275

15、生姜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选用高产优质生姜良种。要选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大,姜块肥大,色泽光亮,商品性好,符合出口标准的生姜品种,如莱芜大姜、安丘大姜等。采用脱毒生姜作姜种,可显著提高生姜的产量、品质。

2.测土施肥,培肥地力。生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要求养分齐全,高产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生姜全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氮38%~42%;磷10%~12.5%;钾46%~49%.全生长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据试验,在中等肥水条件下,每生产1 000公斤鲜姜,吸收纯氮10.4公斤,磷2.64公斤,钾13.58公斤。每亩种植6000株,亩需施氮45公斤,磷15公斤,钾50公斤,才可达到3500公斤/亩以上高产水平。因此,可通过对土壤理化指标测定和目标产量,制定配方施肥方案。

3.有色膜覆盖调控温光环境。选用适于生姜生长的有色膜,进行覆盖提早栽培,将普通无色透明膜覆盖与遮阳网覆盖两项技术措施相结合,既促进生姜生长,提高生姜产量,又简化田间管理步骤,降低生产成本。

4.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根据生姜优质高产的形态生理指标及土壤性质,进行田间科学诊断,实现肥水管理指标化。

5.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早期预防,加强初期防治,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农药污染。

在姜瘟病防治上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土壤消毒:按每亩用溴甲烷或氯化苦25~35公斤熏蒸土壤,或使用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②轮作换茬;③严格选用无病种姜,杜绝姜种传病;④选地和整地:姜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防止雨季田间积水;⑤施净肥:姜田所用肥料不可用病姜病株或带菌土沤制的土杂肥,农家肥必须经腐熟后方可使用;⑥浇净水:姜田最好用井水灌溉,并防止水源污染;⑦化学农药防治:选用农用链霉素、龙克菌、克菌康、普杀得等药剂进行姜种消毒,发病初期进行灌根;⑧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在病穴内灌施农药或撒施石灰。

适宜推广区域:全国生姜主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徐 坤

联系电话:0538-8241783  13505488382

16、越夏蔬菜设施栽培技术

6~8月份受高温、强光、多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露地蔬菜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品质差,造成蔬菜市场供应的夏秋淡季。为此,可采取遮阳网、防虫网覆盖的夏季设施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1.遮阳网应用技术。①科学选网。应根据蔬菜种类和覆盖期间的光照强度,选择适宜的遮阳网。绿叶菜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为2万-3万Lx,盛夏酷暑期覆盖时,宜选用遮光率为45%-65%的黑色遮阳网;夏末覆盖时可选遮光率较低的银灰色遮阳网,兼有避蚜作用。果菜类蔬菜宜用遮光率较低的银灰色遮阳网。②覆盖的蔬菜种类。主要用于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芹菜、芫荽、花椰菜以及黄瓜、辣椒、茄子、番茄等蔬菜的覆盖栽培。③覆盖时间。主要在每年夏、秋季光照最为强烈的6~9月进行覆盖栽培,每天覆盖的时间以9:00时至16:00时为宜。④覆盖方法。根据种植的蔬菜种类确定。一般多采用拱圆棚方式覆盖,只覆盖大、中拱棚顶部,裙子部位不盖。在使用遮阳网时,要注意天气状况变化,一般原则是晴天覆盖阴天揭开,防止只盖不揭,一盖到底的做法。

2.防虫网应用技术。①防虫网的规格选择。防虫网采用聚乙烯为原料,经拉丝织造而成。目前防虫网规格较多,有24目、30目、40目、50目等,由于目数不同,防虫效果和透光率亦有一定差异。目数小的防虫效果差,目数大的防虫效果好,但通风透气差,不利网内蔬菜的生长。生产中一般选用既防虫效果好,又通风效果好的30目防虫网。②覆盖方式。在旧棚膜完好无损的基础上,用防虫网将棚室所有的通风口、后窗和入口加装防虫网,将前后通风口封闭,一盖到底。可将拱圆棚撤膜后覆盖防虫网,或埋设立柱,拉横杆(或钢丝)后大面积覆盖。棚内偶有斑潜蝇、白粉虱发生,可张挂黄板诱杀。每亩约用25厘米×13.5厘米的黄板30~40片。悬挂高度应高于植物顶端20厘米左右,并随植物生长及时调整。

适宜推广区域:泰安、临沂、潍坊等保护地蔬菜主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联系人:高中强 赵智中

联系电话:0531-82355174 83179467

17、出口菠菜、大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技术要点:

1.基地选择。远离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区,土壤质量、灌溉水质、空气质量分别符合GB/15618、GB5084-92、GB/T18407.1-4-2001要求;土壤质量每2年检测一次、水质每年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时,及时进行检测。

2.基地管理。一是设有隔离带(网)等防护设施。二是安全存放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三是设立农药空包装物和垃圾等废弃物收集箱;四是建立水源管理系统,灌溉水井井口必须离地面30厘米以上,并有防护措施;五是尽量与他类作物轮作。

3.种苗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的品种,菠菜品种可选择胜先锋、金莉一号、全能等,大蒜可选择苍山高脚子、苍山糙蒜、金乡大蒜等。

4.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产品质量合格的农药、肥料,并严格存放与管理。

5.科学肥水管理和栽培管理,增强作物抗、耐病虫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6.病虫害防治。菠菜田可安装22~30目防虫网和黄板(30~40块/亩)防蚜虫、潜叶蝇等,安装杀虫灯1盏 /30亩,诱杀菜螟、甜菜夜蛾等;大蒜田可安装黄板(30~40块/亩)诱杀蚜虫、种蝇、豌豆潜叶蝇;病害可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防治,保证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严格剩余药液及未用完农药的管理;严防施药器械交叉污染。

7.每块地详实做好各个环节的生产纪录,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适宜推广地区:山东省菠菜、大蒜生产区与出口企业。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联系人:李明立

联系电话:0531-82378732 82378737

18、有机蔬菜生产技术

有机蔬菜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蔬菜生产,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等物质。

技术要点:

1.适合有机栽培的蔬菜种类。目前有机栽培的蔬菜主要有洋葱、生姜、大蒜、胡萝卜、菠菜、毛豆、南瓜等。

2.环境要求与生产基地选择。有机蔬菜生产需要在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环境空气质量等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缓冲带等。由常规蔬菜生产向有机蔬菜生产转换一般需要2年时间,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

3.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应使用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或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

4.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有机栽培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前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虫害基数。

5.生态栽培。推广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或蓝板诱杀等新技术和培育壮苗、嫁接、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综合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宜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抑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做到不发生或少发生病虫害。

6.科学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有机栽培应施用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肥料(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及通过有机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微生物肥料。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

7.病虫草害的无害化防治。推广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高锰酸钾、软皂、植物制剂、醋、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等防治蔬菜病害;推广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天敌、植物制剂、性诱剂、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等防治蔬菜虫害;提倡秸秆覆盖除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防治草害。

8.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生产栽培过程及用药、施肥等情况,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适宜推广区域:临沂、泰安等全省生态环境条件优良的蔬菜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临沂市蔬菜办公室

联系人:周绪元

联系电话:0539-8313291

19、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杏鲍菇、双孢菇高效配套技术

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作物废弃资源如玉米秸、麦秸、玉米芯、棉籽壳及畜禽粪便资源牛粪、马粪、鸡粪等生产高蛋白菌类食品,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为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技术要点:

1.菌种生产技术。采用食用菌菌种常规生产技术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2.培养料选用。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麦秸选用没有淋雨和霉变的;牛粪、马粪、鸡粪选用干的,使用前进行堆积发酵。杏鲍菇栽培配方:玉米芯60~40,棉籽壳40~60,麸皮15,饼肥7,糖1,磷肥1,尿素0.3,石膏1,水150,pH7;玉米秸60~40,棉籽壳40~60,麸皮15,饼肥7,糖1,磷肥1,尿素0.3,石膏1,水160,pH7.双孢菇栽培配方:猪、牛粪55、麦秸40、菜籽饼3,石膏1,磷肥1,水160.

3.培养料处理、播种。杏鲍菇采用袋栽熟料,具体方法为选用16厘米×28厘米或17厘米×60厘米聚丙稀折角袋,装料后在1.5Mpa压力下保持2.5~3小时或在100℃下保持12小时,一头接种或打穴接种,接种后的栽培袋放置在洁净的培养室于23~25℃下避光发菌。双孢菇采用二次发酵料栽培,具体方法为一次发酵15天左右,培养料进出菇房后再进行二次发酵7~10天,接种采用混播或穴播方法。

4.科学调控生长环境。①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专用菇房、简易工厂化菇房均可作为栽培设施,为提高菇棚空间利用率,棚内可搭架进行层架式栽培。②出菇前管理:杏鲍菇菌袋发满菌7~10天后,将塑料绳揭开,将袋口轻轻上提,待出现原基后再将袋口稍稍扩展,打穴接种的将接种口处打开即可,原基形成过密要适当疏蕾。控制菇房内温度在10~15℃,刺激原基形成。双孢菇菌丝生长至料厚2/3或基本长透时开始覆土,覆土材料选用草炭土。③出菇期管理。杏鲍菇原基形成后,保持棚内或菇房内温度15~18℃,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85%,随子实体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90%,采收前1~2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到85%,出菇期间光照强度在500~1000lux,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1%以下。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菇房要加大通风量。双孢菇覆土后,棚内或菇房内温度保持在16℃左右,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出菇期间需要避光,菇房要经常通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具有食用菌栽培经验的地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莘县食用菌办公室

联系人:宫志远

联系电话:0531-83179236  13869112656

20、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技术要点:

1.园地选择。①空气质量:茶园周围无污染源(如造纸厂、印染厂、水泥厂、化工厂等),空气清新,水源清洁,生态环境好的地方作为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基地。 ②土壤质量:土壤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土壤的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土壤PH值在4.5~6.0范围。③设隔离带:生产基地与常规农业区,要有50~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以山、河流、湖泊、等作天然屏障,也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作为隔离带。

2.合理施肥。①有机肥:主要是人粪尿、猪、牛、羊圈肥、土杂肥、各种饼肥、绿肥等。幼龄茶园每年平均每亩施有机肥1500斤以上,另外要增施100斤饼肥、50斤过磷酸钙和30斤硫酸钾。投产茶园每年亩施有机肥3000~5000斤,要增施饼肥200~300斤,过磷酸钙50~100斤,硫酸钾30~50斤。②无机肥:每生产200斤干茶,要施纯氮20~24斤,磷10斤,钾10斤。其比例为2:1:1为好。幼龄茶园磷、钾肥的比例要适当增加,一般采用1:1:1为好。全年三次追肥的比例一般按4:3:3或2:1:1的方式。③施肥时间:有机肥施用时间在“白露”前后。春茶追肥是在开采前15~20天使用。夏茶追肥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秋茶追肥在夏茶结束后进行。

3.茶树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选育抗病虫品种,及时分批采摘、修剪,进行肥水管理,中耕除草、清理园内枯枝落叶等。②生物防治:是利用动物源农药,如性息素、互利素。寄生性和扑食性的天敌动物,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蜘蛛等。植物源有除虫菊脂、鱼藤酮、植物油乳剂、苦楝素等。微生物源农药有农用抗生素有浏阳霉素、华光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活体微生物农药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③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诱杀等。④化学防治:黑刺粉虱:用25%扑虱灵750~1000倍液、50%辛硫磷800~1000倍液喷洒,虫害严重地片,间隔7天左右,连喷2~3次。喷药时要将整株茶树喷湿,同时将茶园内间作物及周围作物一同喷湿。小绿叶蝉:在早春或秋末各喷一遍40%乐果2000倍液。在采摘季节喷施80%敌敌畏乳剂3000倍液,喷后7天可采摘。如果发现防治不彻底,采茶后可再喷一次。喷药时要注意喷匀喷透。茶叶瘿螨:在茶树越冬前喷一遍0.3~0.5度石硫合剂,在采茶季节,若有虫害发生可用40%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茶蚜:用40%乐果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局部防治。

4.茶叶加工。无公害优质茶加工、贮藏和销售等场所及周围场地禁止使用人工化学物品,防止外来污染,要保持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进厂后要更衣消毒才能操作。

适宜推广区域:日照、临沂、青岛三大茶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

联系人:段家祥

联系电话:0531-82359502

21、苹果品种更新及密植园改造技术

(一)苹果品种更新技术

苹果是我省果树的主栽树种。当前我省苹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红富士为主的晚熟苹果比例过大,占80%以上,早中熟品种比例偏小,且现有结果园树龄老化情况较为普遍。调整品种结构与果园更新改造势在必行,对促进苹果园的升级换代,实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深远。

技术要点:

1.推广品种。新红将军、太平洋嘎拉及粉红佳人等。①新红将军:色泽艳丽、条红、全面鲜红或被鲜红色彩霞;果型整齐,平均单果重260~35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香气浓,酸甜适中,品质上等;胶东地区9月上旬成熟,比普通红将军早熟10~15天,较10月中下旬成熟的普通红富士提早成熟40天以上;栽后第二年结果,第三年亩产可达1000千克左右,第四年进入丰产期;挂果时间长,可延迟采收45~50天,无采前落果现象,正常采收自然条件下可贮藏春节前后。②太平洋嘎拉:果形圆至椭圆形,高桩,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212克,果面光洁,全红果比例为65%以上,条红,色泽浓红鲜艳,着色整齐;果肉乳黄色,肉质细脆爽口,汁多味甜,微香,品质上。胶东8月上旬成熟,比普通嘎拉提前10天以上成熟,无裂果、采前落果现象,采后一个月不发绵,贮运性极优于其他早中熟品种。③粉红佳人:果实底色为橙黄色,果面着粉红色。该品种继承了金帅果实圆锥硬脆、糖酸比高、极耐贮藏的特点。单果重200g左右,较丰产,适应性强,世界各苹果主产区均适宜栽培。在胶东地区10月中下旬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6%,香味浓,并且具有很长的零售货架期。

2.更新改造技术。①新建果园。采用良种良砧苗木,高标准建园,株行距为3米×4~5米,合理配置授粉树或使用苹果专用授粉树。②高接换头。采用近干多头高接方法,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枝接。

(二)苹果密植园改造技术

我省“八五”和“九五”期间发展的乔化和矮化中间砧苹果园,由于栽植较密,枝量较大,树冠郁闭,风光条件恶化,严重影响了优质高档苹果的生产。苹果密植园改造的重点是改造树形,调整枝类组成,减少亩枝量,创建良好的个体和群体结构,从而改善果园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和树体营养积累,为果实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技术要点:

1.树形改造。树形以小冠疏层形和改良纺锤形为主。以改良纺锤形为例:干高50~60厘米,全树基部有3个邻近着生的主枝,各主枝上不配侧枝,直接着生单轴延伸的结果枝组,其开张角度为70~80度。中央领导干上(三主枝以上)不再培养主枝,而直接着生4~6个单轴延伸的大枝组,树高3米左右,冠径3~4米。

2.间伐。可采用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的方法。要尽早地划分出临时株和永久株,且区别管理,对临时株可采取环剥等促花手段,使之高产后伐掉。间伐后,对永久枝要加强土肥水管理,使之迅速扩冠,恢复产量。无论永久株还是临时枝,处理过多,过密大枝时,不可枝枝保留或回缩,不然树形返旺,全树冒条,花量减少,将会转向另一种郁闭状态。

3.疏除大枝。去长留短,去粗留细,去低留高,去密留稀。去大枝分2~3年完成,第一年应去总量的60%,第二年应去总量的30%,第三年应去总量的10%。去大枝尽可能在花量大的大年进行,如果是小年可适量多留结果枝,防止因去大枝过多而减产。

4.结果枝组的培养与修剪。以培养“枝吊形”结果枝组为主要目标,注意选壮枝结果,少用“去强留弱”的修剪方法。按亩留枝量8万条的修剪标准,重点疏除骨干基部、背上和外围的过密枝、细弱枝和强壮枝,选留3~6年生的结果枝结果最好。利用好骨干枝两侧斜生的大中型枝组或强壮枝缓放培养背斜上的枝组,结果后呈“珠帘式”下垂。修剪方法以缓放和疏剪为主,适当回缩冗长枝,部分短截更新枝。旺枝组缓势修剪,适当多留果,不打头,不戴帽,串花枝不搞“齐花剪”,适当疏除密生枝。弱枝组助势修剪,剪口在抬头枝或壮枝、壮芽上,有空间的壮枝可以少量打头,疏除枝组上的弱花、弱芽和冗长枝,去掉难更新的小枝组。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主要苹果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

联系人:王志刚

联系电话:0531-88932967

22、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

果树设施栽培就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人为地为果树创造特殊可控的小区环境,以达到果品生产目标的人工控制。

技术要点:

1.设施品种选择。促成设施栽培应选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自花结实能力强的品种,以便早期或超早期保护生产;延迟晚熟栽培选择自然休眠期长、需冷量大、品质优良的晚熟品种。

2.建园技术。增大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х2米;实施“丛植”栽培;广泛采用起垄栽植制度,增施有机肥。

3.促长促花。采取前促后控技术。自定值至7月中旬为促长阶段,主要采取摘心扩冠、根外0.3%氮肥、充足地下肥水等措施;7月中旬至落叶为促花阶段,主要采取拉枝开角、叶面喷布0.3%磷酸二氢、控水控氮、化学促花(200~300倍的多效锉)等技术措施。

4.人工破除休眠。可普遍采用人工集中预冷打破休眠,葡萄可使用石灰氮破眠。

5.环境调控。提早提高地温,于升温前30~40天起垄并地面覆盖黑色地膜;采用缓慢升温法,花期保持适温干燥的环境条件,气温白天控制在18~22℃、夜间温度不低于10℃,其他时期白天气温不高于30℃;空气相对适度为50~60%;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可实行人工补光。

6.花果管理。花期进行活体人工授粉或设施内投放蜜蜂、壁蜂授粉,喷布0.3%的硼砂;控制新捎旺长,10厘米左右进行摘心处理;疏花疏果提高品质;初着色期,实施逆境管理,加大昼夜温差提高糖分积累。

7.CO2气肥使用技术。于新捎速长期、果实膨大期、硬核期、上色期进行CO2施肥,可使用酸碱反应法,控制浓度为800毫克/升左右,每天使用2小时,阴雨天停止施肥,可有效提高设施果树的果实品质。

8.采后更新与防止隔年结果技术。果实采收后,进行选择性重回缩实施更新修剪,以防止隔年结果;回缩更新修剪必须与地下断根处理相结合。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和北方设施果树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高东升

联系电话:0538-8249659

23、金银花规范化种植技术

技术要点:

1.环境质量要求。大气要符合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按一级标准执行,但TSP(总悬浮物)可放宽到二级标准执行。灌溉水要符合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同时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二级和三级标准执行。土壤要符合GB1562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按一级至二级标准执行。

2.根据地势与地力水平确定密植或散植。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充足的地块实行密植,保持行距120厘米、株距100厘米,穴栽,穴宽深30~40厘米,施足基肥,5年后可以获得亩产金银花药材100~150公斤;在荒山秃岭、土层浅、肥力不足的地块,结合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等在山坡、地堰进行散植,株距保持在100 厘米,穴栽,穴宽深30厘米,施足基肥,5年后株产金银花药材可达100~200克。

3.选用良种。选用直立性较强、结花率较高、株型紧凑、抗逆性强、花蕾集中、丰产性能好的品种。

4.田间管理。一是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使用无机肥料。有机肥料主要是圈肥、堆肥、绿肥等土杂肥,无机肥料主要是磷酸氢二铵等。可土壤追施,亦可叶面追施。土壤追施宜在冬季或植株每茬花蕾孕育之前进行,叶面追施宜在每茬花蕾孕育之前进行。春季植株发芽后,及一、二、三茬花采收后,分别施用1次,每年4次。二是水分管理。天气干旱时适当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田间不能出现积水情况。

5.通过修剪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休眠期修剪在12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生长期修剪在5月份至8月上旬进行。

6.病虫害及其防治。依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防治各种病虫害,选择合适农药,掌握适宜浓度、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降低农药残留。

7.采收与产地加工。5~10月份,选择晴天,在花蕾由青转白时采收,所用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采用烘房烘干,亦可在天气晴朗时晒干。

8.药材质量要求。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总重金属不得过20.0mg/kg;铅(以Pb计)不得过2.0mg/kg;汞(以Hg计)不得过0.1mg/kg;铜(以Cu计)不得过20.0mg/kg;砷(以As计)不得过0.5mg/kg;镉(以Cb计)不得过0.1mg/kg.六六六(BHC)不得过0.1mg/kg;DDT不得过0.05mg/kg;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0.1mg/kg;氧化乐果不得过0.02mg/kg;甲胺磷不得过0.003mg/kg.水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30%;醇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0%;绿原酸总量(C16H18O9)不得少于3.5%.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各大山区、平原地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联系人:张永清

电 话:0531-82613080,13969053200

24、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技术

沼气是有机物如秸秆、杂草、人畜粪便、垃圾、污泥、工业有机废水等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各类厌氧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而产生的可燃气体。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户用水压式沼气池一般由进料口、进料管、发酵间、活动盖、导气管、出料管、出料间(水压间)等组成。

技术要点:

1.正确选点。选址要求为避风、向阳、地势较高位置,沼气池建在畜禽舍或厕所下面。

2.严格施工标准。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沼气池要有沼气生产工专业技术人员施工建造,施工前应对水泥、石子等建池所用物料量胸中有数,以免备料过多或过少,造成浪费或停工待料。

3.严格施工程序。①放线。在确定主池中心位置的基础上,以R+6厘米为半径划圆,在地平面上要划出发酵池、进料口、水压间三者外框灰线。②池坑开挖。主池取土直径=池身净空直径+池墙厚度×2;主池取土深度=蓄水圈高+拱顶厚度+拱顶矢高+池墙高度+池底矢高+池底厚度。在挖坑时,最好将操作台挖出,便于施工。③支模 .一般采用单砖漂拱法支模。④整体浇注。先浇好池底,然后支模一次浇注池墙和池盖混凝土。⑤养护。池体混凝土浇捣完毕12 小时以后,连续潮湿养护7昼夜以上方可拆模。⑥拆模。拆侧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混凝土设计标号的40%.拆承重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⑦回填土。应在池体混凝土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进行,并应避免局部冲击荷载。 含水量在20-25%范围内的土可以做池墙的回填土。⑧密封。密封材料要具有耐腐蚀性、韧性、粘结性、耐久、耐温、耐磨等性能。沼气池密封贮气箱及池内进料管采用7层做法;池底、池壁、水压间、出料通道等采用3层做法。⑨试压。向池内注水,水面至进出料管封口线水位时停止加水,待池体湿透后标记水位线,观察12小时。当水位下降不超过2厘米,表明发酵间的进出料管水位线以下不漏水。⑩沼气池的安全使用与管理。要掌握发酵技术,发酵要有充足的发酵原料、质优量多的污泥、严格的厌氧环境、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合适的负荷。沼气用户一定按照各地农村能源部门制定的《农村沼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等,严格操作,正确使用,确保安全。沼气除用于作饭、照明外,还应搞好沼气储粮、保鲜等;沼渣、沼液施肥,作饲料添加剂、种蘑菇等,不断扩大在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辖区内农村地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厅生态农业处

联系人:王泽洋

联系电话:0531-86072096

25、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技术要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和有机、无机养料。在每亩日光温室或大棚应用秸秆不少于4000公斤的情况下,可使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在冬季最冷的时间使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病害减少,并使化肥用量减少。应用该技术,以秸秆代替大部分化肥,改良土壤环境;减少农药用量;可使棚室瓜果菜产量提高,产品品质明显改善。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适用于日光温室和大棚作物。反应堆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内置式,一种是外置式,一般多采用内置式。内置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小行位置顺南北方向挖一条略宽于小行宽度、深20厘米的沟,把提前准备好的秸秆填入沟内,铺匀、踏实,填放秸秆高度为30厘米,南北两端让部分秸秆露出地面(以利于往沟里通氧气),然后把用麦麸拌好的菌种均匀地撒在秸秆上,再用铁锨轻拍一遍,让菌种漏入下层一部分,覆土15~20厘米,内置式反应堆就算建完。定植前10~15天,在大行内浇水湿透秸秆,水面高度达到垅高的三分之二,以免垅土板结。注意事项:一是浇水时不要冲施杀菌剂;二是秸秆用量要和菌种用量搭配好,每500公斤秸秆用菌种1公斤;三是前三个月不要冲施化肥,以避免降低菌种活性;四是浇水后4~5天要及时打孔,用14号的钢筋,每隔25厘米打一个孔,要打到秸秆底部;五是减少浇水次数,一般常规栽培浇2~3次水,用该项技术只需浇一次水即可。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各地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联系人:徐建堂

联系电话:0531-88523658  13505414327

26、果蔬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制技术

该技术主要采用农业措施、物理诱杀、利用天敌、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方法,有效控制果菜田病虫发生危害。

技术要点:

1.农业措施。①果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病果苔、干僵果。彻底刮除老皮、翘皮、病瘤等。清除地面枯枝落叶、杂草、病皮,覆盖麦秧草或作物碎秸杆。②蔬菜田合理轮作,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病虫残体及杂草,增施有机肥。中耕或灌溉灭蛹。

2.保护地蔬菜秸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进口山墙内侧离墙50~60厘米处挖一个长600~700厘米,宽110~120厘米,深100~120厘米的池,在离池底120厘米处留50×50×60厘米的气道,在气道出口处建内径45厘米的CO2交换机底座。在贮气池上先铺玉米秸秆,再浇水,撒菌种。共铺四层。菌种、秸秆、水的比例为1:500~750:750~1500,密闭。两头插入空心管。每棚(50米×8米)一次用秸秆1.5~2吨, 60天加一次,一般加2次。间隔15天补水一次。在CO2交换机底座上安装CO2交换机,开机时间视作物生育期而定。贮气池中的浸出液,可用来灌根、喷施。灌根每次每株250~300ml,一般灌2~3次,过滤的浸出液可喷雾, 15~20天喷一次。

3.物理措施。①杀虫灯诱杀成虫。主要诱杀金纹细蛾、甜菜夜蛾、地下害虫等。一盏灯可控制40~60亩,视作物蔬菜高低,高度1.2~3米为宜。②新型性诱剂诱杀雄蛾:根据害虫种类选用不同诱芯,每个诱扑器控制3~5亩, 1~3个月换一次诱芯,害虫大发生时,在蛾峰日3~5天内及时采取其他防治措施。③色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根据害虫的趋性,在田间悬挂有色硬板或商品色板,每亩挂30~40块, 7~10天重涂一次机油。有黄板、蓝板等。④太阳能消毒控制保护地土传病虫。加石灰氮、秸秆、水密闭消毒。

4.生物防治。推荐药剂: 0.5%印楝素乳油800~100倍液;奥绿1号 700~1000倍;5%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武夷菌素、菌克毒克、克菌康等常规喷雾。

5.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如 10%除尽乳油 1500倍,5%氯氰菊脂1000倍液等。

6.新型喷药器械。选用卫士等新型药械,避免跑冒滴漏。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果树、蔬菜种植地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植保总站

联系人:任宝珍

联系电话:0531-82378735

27、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高效施用技术

技术要点:

1.产品特点。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产品为固体形态,养分含量(N+P2O5+K2O)高达35%~50%,含有氮、磷、钾、钙、镁、硫、铜、锌、铁、锰、硼、钼、氯13种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营养全面、速溶于水、溶后久置无絮凝、无沉淀,能够使大、中、微量元素共存于同一肥料中而不形成沉淀。不仅在质量上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而且生产成本降低50%左右。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适于用做滴灌、喷灌、冲施和基质栽培肥料,可应用于蔬菜、果树、草坪、花卉和大田作物,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不同的土壤肥力特点,可以随意调节养分的配比。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可增加作物产量10%~30%,并具有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能够提高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提高水果、瓜类中可溶性糖分的含量,增加甜度。

2.产品技术原理。吸取国外螯合肥生产技术精华,以国内材料为生产原料,利用羧酸类、氨基酸类和酯类物质生产出低成本的复合螯合剂。以磷酸、柠檬酸等为酸度调节剂,进行螯合反应,将肥料中易形成沉淀的金属元素有效螯合,实现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共存。化肥原料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以肥料的组成原料为晶核,采用晶核析出免烘干固化工艺,生产出含有13种营养元素的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

3.产品施用技术。多养分全水溶复合螯合肥可以迅速溶解于水,利用滴灌设备随滴灌水进行施肥,不堵塞滴灌设备,实现水肥耦合。可以叶面喷施、行间冲施,作为生长期间的追施肥料施用。也可以用作基肥施用,做基肥施用要与适量有机肥配合施用,利用有机肥料吸持养分的特性,实现养分缓效和速效的有机结合。滴灌施肥和冲施的浓度小于0.3%,叶面喷施肥料浓度小于0.1%.蔬菜花卉等作物一般追肥用量为每亩每次3~5公斤,果树等需肥量较大的木本植物,一般追肥用量为每亩每次6~8公斤。如果作为基肥施用,一般用量为10~15公斤/亩。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及全国各地,滴灌设备应用区尤佳。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联系人:李彦

联系电话:0531-83179141

2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一项根本措施。测土配方施肥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科学施肥技术之一,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是培养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植农业潜力,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也是减少肥水流失,减轻水污染,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相关条件,应用配方施肥模型,结合专家经验,提出配方施肥推荐方案,由配肥站按照配方生产配方肥,直接供应农民施用,并提供施肥技术指导。同时通过肥料质量检测手段,保证各种肥料的质量。通过一体化服务的技术路线,逐步实现技术推广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保证配方施肥的精度和到位率,提高配方施肥的普及率。

增产增效情况:应用该技术,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小麦增产10%,水稻增产9.7%,玉米增产8.2%,棉花增产8.2%,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8.2%,氮肥节省10~15%,农产品品质相应提高,氮肥流失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控制。

技术要点:

1.划定施肥分区。收集资料,按照自然条件相同,土壤肥力差异不大,生产内容基本相同的区域划成一个配方施肥区,然后收集有关这个配方区内的土壤资料、已有的试验结果、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肥料施用现状、作物产量、有无自然障碍因素等资料。

2.取土化验,制定底肥方案。根据养分平衡原理,运用快速、便携、高精度的土壤速测仪,对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快速诊断,突出作物底肥推荐施肥方案。一般在每个乡镇选取至少15个不同土壤肥力的地块,做到播前取土样、及时取样,及时分析,在1~2天内提出施肥建议。

3.开展植株营养诊断,调控追肥用量。在作物生长需肥关键时期,进行植物营养快速诊断,调控追肥方案。例如在小麦拔节初期,采取小麦基部1厘米植株样品,用反射仪进行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确定氮肥追肥用量,对播前基肥和生长期追肥进行快速诊断和多级氮肥调控。

4.矫正施肥。对磷、钾肥料,根据“恒量监控”理论,提出年度间、茬口间综合运筹方案;对中微量元素根据“检测矫正理论”进行矫正施肥。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

技术依托单位:全国农技中心 山东省土肥站

联系人:高祥照 曲仁国

联系电话:010-64194535 0531-82355218

29、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技术要点:

1.包膜控释肥是通过包膜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肥料利用率)的一类肥料。

2.控释肥料的主要功能是能延缓最初养分的释放,延长植物对肥料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和设定养分持续有效释放时间。

3.包膜控释的原理是由于不同膜厚度、不同添加剂和不同肥料颗粒直径都直接影响到肥料养分从膜内到膜外的扩散释放速率,因此通过调整膜厚度、添加剂、不同粒径颗粒等的比例与组合,可以达到使包膜控释肥释放高峰与作物吸肥高峰期相吻合,解决了控释肥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生长吸肥规律相吻合的技术难题。

4.包膜控释肥是利用先进的流化床包膜设备进行制作,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来调整包膜的厚度、包膜材料及添加剂的比例、肥料颗粒的大小等,以此来调节养分透过控释膜的释放速率和释放时间的长短,使制作或生产的包膜控释肥达到与不同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一致。

5.由于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率和释放时期是根据作物生长和吸肥规律设计的,因此,一季作物或一茬作物只施用一次控释肥,即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的养分需求。

6.有机高聚物包膜的控释复合肥料,其氮磷钾及其微量元素的配方比例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不同土壤中的丰缺情况来确定,作物专用型或通用型包膜控释复合肥,可视作物和土壤的具体情况比普通对照肥料减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施用量,施肥的时间间隔要根据肥料控释期的长短来确定。

7.包膜控释肥的施用量还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目前大田作物上大面积应用的通常是包膜肥料与速效肥料的掺混肥,其施用量首先要考虑到包膜肥料的养分种类、含量及其所占的比例。例如某掺混肥料中仅含30%的硫包膜尿素,其它70%为常规速效复合肥,如果施用包膜尿素可以减少三分之一施用量,则此肥料的施用量只能减少其中30%包膜尿素的三分之一氮素用量,仅比常规的掺混肥减少10%左右的用量,而且速效磷和钾的配合比例还要相应的提高,因为这种掺混肥中只控释氮素而没有控释的磷和钾。

8.包膜控释肥的施用方法需针对不同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对于水稻、小麦等根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作物,可以在播种或插秧前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均匀撒于地表,耕翻后种植,生长期内可以不再追肥。

9.对于玉米、棉花、花生等行距较大的作物,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开沟基施于种子的下部或靠近种子的侧部5-10厘米处,注意硫包膜尿素以及包膜肥料与速效肥料的掺混肥都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种或烧苗。

10.苹果、桃、梨等果树,可在离树干1米左右的地方开放射状沟6~8条,深20厘米左右,近树干一头稍浅,树冠外围较深,然后将控释肥施入后埋土。另外,还应根据控释肥的释放期,决定追肥的间隔时间。

11.园艺移栽作物用作基肥时,先挖一个坑,将推荐量的包膜控释肥料施入坑的底部,加土或基质与肥 料混合,将移栽植株放在混合的肥料之上,用土填埋,然后浇水。

12.盆栽植物用作基肥时,包膜控释肥可与土壤或基质混匀,其施用量根据盆的体积大小和所能装入土壤或基质的体积而定,在室内接受阳光较少的盆,用量可减半;用作盆栽作物追肥时的用量与基肥相同,肥料均匀撒施于植物叶冠之下的土壤或基质表层。根据控释肥释放期,每3~9个月追施一次。大量试验和示范表明,包膜控释肥料的控释时间可在2至12个月,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烟草、果树、蔬菜、花卉、草坪等作物上均有极显著的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或提高观赏价值的效果,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对照肥料提高50%至一倍以上,在减少三分之一至一半用量的情况下,仍有明显的增产或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并可改善品质,一季作物,可一次使用,省工省时。同时由于施用包膜控释肥可极显著的降低肥料氮素的挥发与淋失,大幅度的提高了肥料养分的利用率,既节省了肥料资源,还极大地减少了施肥对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

适宜推广区域:适合在全国范围内各种农作物上施用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张民

联系电话:0538-8242374

30、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技术要点:

1.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用机械作业的方式,将农作物秸秆、残茬等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秸秆覆盖率≥30%.小麦秸秆覆盖可用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一次完成,玉米套种区,联合收获后麦草覆盖玉米行间,辅助人工作业。玉米直播地区,可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配带茎秆切碎器;秸秆切碎长度≤150毫米,抛洒不均匀率≤20%,高留茬覆盖割茬高度不低于250毫米。玉米秸秆覆盖采取玉米联合收获作业,一次完成玉米收获与秸秆还田覆盖。或人工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覆盖;玉米秸秆切碎长度应≤100毫米,抛撒不均匀率≤20%.

2.免耕播种。免耕播种要选择适应性广、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播前精选并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要求种子净度≥98%、纯度≥97%、发芽率≥95%。玉米免耕播种选用精量穴播机,在小麦收获后直接进行播种,播种量1.5~2.5千克/亩,播种深度30~50毫米,沙土和干旱地区应适当增加10毫米左右,施肥深度80~100毫米。小麦免耕播种选用小麦半精量播种施肥机,在玉米联合收获后,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工序,要求足墒播种,适时播种;播种量5~10千克/亩,播种深度20~40毫米,播种均匀,覆盖严密,种肥分施,肥料在种子下方50毫米;免耕播种省工省时,节省成本,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结构,有效调控土壤水肥供应,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作物持续高产。

3.综合植保。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和机械、化学、植物检疫等各种方式,对植物病虫害和田间草害进行防治。通过免耕播种变革耕作方式,改变病虫草害爆发的环境,降低为害的可能性;利用秸秆大量覆盖地表抑制杂草生长;结合化学防治措施消灭病虫害和田间杂草。化学药品必须高效、低毒、低残留,施药机具先进可靠,施药方法安全合理;化学除草剂应在播种前或播后出苗前使用,播前或出苗前施入土壤中,可控制早期杂草。

4.补充深松。当土壤自我恢复能力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时,应进行补充深松,深松要打破犁底层。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应在在小麦播前深松,2~4年一次,深松时土壤含水量应在15%~22%之间;深松要选用牵引力消耗小的振动深松机,进行下层间隔深松,表层全面深松的作业,深松间隔400~600毫米,深松深度230~300毫米。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大部分地区和黄淮海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董佑福

联系电话:0531-83199969

第二部分 主导品种

一、 小麦

(一)强筋品种

1、济麦20号原代号(名称):955159,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鲁麦14号为母本,鲁884187为父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