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通过12315投诉店家后,会产生一系列后果。
1.消费者协会会介入并尝试组织商家与消费者进行协商解决。这一步骤是希望通过双方的沟通,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如果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消费者协会会将此事报告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随后会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详细调查,包括但不限于经营行为、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
4.依据调查结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处罚措施可能包括吊销营业执照、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以及责令停业等。这些处罚措施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如果消费者对商家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或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他们还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进行各项赔偿。
这一步骤虽然相对复杂,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的渠道。
找法网提醒,拨打12315进行投诉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投诉者必须有明确的被诉方,这意味着在投诉前,消费者需要了解清楚具体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电话等,以便消费者协会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能够准确找到被投诉对象。
2.投诉者需要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这要求消费者在投诉时,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3.投诉事项必须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管辖范围。这包括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相关工作,以及涉及职能和属地两个方面的管辖范围。
4.投诉者必须是因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遇到的问题,这一条件排除了非消费性质的投诉,确保了12315投诉渠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