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会不会可以抵押
更新时间:2024-07-25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可以抵押,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属于禁止抵押的财产范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是需要得到本村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受让人必须都是本村村民等。
一、
民法典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会不会可以抵押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不可以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是不可以进行抵押的。
所谓农村宅基地,是指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享受使用的、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农村土地。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禁止抵押的财产范围】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二、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吗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但是必须遵守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和规定:
1.转让条件:转让必须得到本村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同时还需要乡级政府的批准。
2.转让双方资格:转让人和受让人必须都是本村村民。
3.受让者的条件:受让人在村里必须有宅基地,并且符合宅基地的申请条件。
4.转让方式限制: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必须与住房一并转让。
5.特殊情况处理:如果是“一户一宅”的情况,转让人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已经有其他形式的住房保障。
6.审批流程:转让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定程序,包括向乡政府申请,县政府审核,最后由乡政府颁发相关文件。

三、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继承吗
农村宅基地不能单独继承。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使用权属于村内房屋所有权人,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所以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
需特别指出的是,将来继承的房屋灭失后(村民一户一宅外),不能进行重建或者以其他方式继续使用这块宅基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法定程序收回其宅基地使用权另行安排。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进行抵押
不可抵押。农村宅基地属集体土地,其使用权转让须符合规定,如双方同意、受让方为本村村民、权属清晰等,否则转让无效。抵押则通常不被允许。
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是不是可以抵押
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但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宅基地使用权需经登记。
2. 取得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
3. 经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
4. 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权属争议,且未列入征地拆迁范围。
此外,法律还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1. 土地所有权。
2.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除非法律规定可以抵押。
3.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4. 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 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是不是能抵押
法律分析: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条件包括:
1. 抵押登记应当以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为前提;
2. 只有经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3. 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权属争议;
4. 该地未列入征地拆迁范围;
5. 取得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
6. 借款人应有其他长期稳定居住场所;
7. 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无不良信用记录。
这些条件确保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