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的三权是哪三权
更新时间:2023-06-07 16: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农村宅基地的三权是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农村宅基地是不能抵押的,对于土地所有权、自留地、自留山、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情形是不能抵押的。
一、
农村宅基地的三权是哪三权
农村宅基地的三权是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者的具体规定如下:
1.宅基地所有权归农村农民集体所有,在三项权利之中,宅基地所有权是唯一不可以转让的权利。
2.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是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可以转让的。
3.宅基地资格权是农户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和基础。农户最终能否获得宅基地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与民事权利性质不相符。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事权利。
二、
农村宅基地能抵押
农村宅基地是不能抵押的。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宅基地的抵押。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三、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继承吗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和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但是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因此是不能继承的。找法网提醒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均有继承权。
2.被继承人为农村户口,可以继续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3.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如果继承人不属于农民户口的,不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具体内容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指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离。操作包括:1. 确权登记,明确权属关系;2. 流转交易,通过出租、转让等方式实现使用权流转;3. 自愿有偿退出,农户可选择退出宅基地,获得相应补偿。具体操作需结合当地政策执行。
农村宅基地三权是哪三权
农村宅基地三权是指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具体如下:
1. 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
2. 农村宅基地农户资格权。
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您可以问一下新农村宅基地政策三权分置是什么
一、三权分置是指哪三权宅基地
1、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指的是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的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指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主要目的是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配合调查,并提供有关资料。
二、什么是三权分置
“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下,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既存在整体效用,又有各自功能。
从当前实际出发,实施“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