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费是租户交还是业主交好

更新时间:2024-07-17 12: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物业管理费一般由业主交,租户与业主有约定的,双方按约定确定,无约定的,物业管理费应当由业主承担。物业管理费的构成项目包括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区域内的清洁卫生费用等。
一、

物业管理费是租户交还是业主交好

  物业管理费一般由业主交。

  1.如果业主和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对物业费的承担做了约定,就应遵循合同约定。

  如果合同约定由业主交纳物业费,业主便是承担物业费的唯一主体。但是如果合同约定由承租人交纳物业费,业主仍要对物业费的交纳负连带责任。

  2.如果业主和承租人对物业费没有约定,则物业费应由业主自行承担。

  业主是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有义务交纳物业费。如果业主和承租人之间没有关于物业费的约定,则交纳物业费的义务并没有发生转移,显然仍然应当由业主承担。业主在交纳物业费之后,没有权利要求承租人承担该项费用。

二、

物业管理费的构成有哪些项目内容

  1.人工费,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

物业管理费

三、

物业管理费和违约金之间是否可以抵消

  物业管理费与违约金不能相抵,但可通过债务转移的方式处理。因为开发商支付延期交房的违约金与业主向物业公司交纳物业费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主体,费用是不能相抵的。

  找法网提醒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物业管理不好该由业主去交涉还是租户去交涉
物管纠纷,可协商、调解、诉讼或仲裁。协商是双方直接谈判;调解则请基层组织介入;诉讼是向法院起诉;仲裁需合同中有仲裁条款,由仲裁机构裁决。
物业管理费是由房东出,还是租客出
1. 物业管理费是物业管理公司根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为物业使用人或所有人提供的服务,而物业使用人或所有人依据合同应当支付的费用。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的规定,物业费由业主房东缴纳,具体根据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约定。 3. 租赁合同中应明确物业费由哪一方承担,如未明确说明,则房东应负责缴纳物业管理费。 4. 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不得以未接受或无需接受相关服务为由拒绝支付。 5. 若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可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可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6.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小区房子物业费是业主交还是租客交?
1. 房子物业费是由房屋业主来承担,对于已经竣工但尚未交给买受人的物业,则由建设单位进行交纳。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通常会规定物业费的交纳时间,一般是在房屋交给买受人时交纳。 2.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3.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如果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那么该约定是有效的,但业主仍然负连带交纳责任。对于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其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别墅物业管理费标准
别墅物业管理费标准
物业管理政策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介绍一下事情经过吗?把事情发生的时间、经过、结果描述清楚,你需要解决什么法律问题。
什么案件,比质量比收费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分钟前
建议尽快收集证据,如工资条、聊天记录,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6分钟前
找个合适时机,真诚地与朋友交流你的担忧。比如选在两人轻松聚会时,以关心朋友的角度出发,说说你对他与陪
你好,这个情况是可以起诉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