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劳动争议仲裁的优势
更新时间:2023-05-22 0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是指劳动争议的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的处理,只有当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处理或者对处理结果不服时,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部分纠纷属于一裁终局,其不得起诉。劳动争议仲裁的优势包括快捷和专业性强两大优势。
一、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前置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是指劳动争议案件未经仲裁裁决的,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劳动仲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二、
劳动争议仲裁的优势
劳动争议仲裁具有如下优势:
1.快捷
快捷是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程序简便,时间比较短。劳动争议需要快速处理,当事人一般都不愿意在纠纷处理上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仲裁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2.专业性强
参加仲裁的仲裁员是来自劳动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具有处理劳动争议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仲裁办案质量。找法网提醒您注意,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能强制执行,只能由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
劳动争议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劳动争议仲裁需要的材料根据申请人不同有所不同:
1.申请人是员工的,要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申请人属集体争议的,还有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其中属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2.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要提交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申请人有委托代理人的,需要提交委托授权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争议纠纷是否必须有仲裁前置
劳动争议的下列纠纷,一般必须仲裁前置:确认劳动关系的纠纷;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纠纷;或者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事项而发生的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吗
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通常比劳动诉讼更为有效。劳动仲裁是一种较为直接的维权手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并不立即具有法律效力,而是处于待定的状态。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在法定期限届满后,如果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书才会正式生效。在劳动合同中,如果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没有明确约定,导致争议发生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重新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将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对劳动报酬做出规定,将实行同工同酬的原则。同样,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对劳动条件等标准做出规定,将适用国家的相关规定。
劳动争议是否是仲裁前置吗
劳动争议纠纷必须要仲裁前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劳动争议纠纷如果要向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即仲裁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