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上班族享受到带薪年假在家休息居首

更新时间:2019-04-09 02: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许多上班族盼望一年之中可以享受自由的带薪年假。昨天,权威招聘网站发布了面向武汉等十余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发现四成的上班族难以享受年假,而休假的上班族主要选择在家休息。让人意外的是,外出旅游的比例不到三成。三成员工在家休年假本次

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许多上班族盼望一年之中可以享受自由的带薪年假。昨天,权威招聘网站发布了面向武汉等十余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发现四成的上班族难以享受年假,而休假的上班族主要选择在家休息。让人意外的是,外出旅游的比例不到三成。

三成员工在家休年假

本次调查显示,除了要与工作相协调外,职场人士选择休假,首先考虑缓解工作压力,其次是应对紧急事件,其余则为调整生活心态及平衡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年假的用途并非都是外出旅游。调查发现在家休息的比例最高;而选择用年假处理个人事务的也不少;外出旅游的不到三成,仅位居第三位;其次是将年假用于学习培训。

人力资源顾问高瑞表示:“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多数人休年假,主要是想调整工作压力和生活心态,或处理家庭或友情之间关系。这一方面显示了白领目前工作压力增大,个人生活质量已经被工作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年假起着调节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的重要作用。”

六成人年假消费不到两千

对于普遍关心的年假消费,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人的年假花费在500元以下,超过三成的人花费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而花费2000元—5000元的约占两成。可见,由于休假时间短(84%的职场人士休假为5天以下),平时工作压力大,且休假主要用于处理个人事务,因此白领在年假的消费并不大。

大多数人不休年假无补偿

和享受带薪年假的人士相比,职场中很多人的年假成了泡影。此次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人因为工作不得不放弃年假,另外还有一成人的单位根本没有带薪年假制度。不休年假,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经济补偿,拥有一定补偿的不到三成,假期顺延的约占一成。因此,超过半数的人士对“当前的年假制度不满意”。

人力资源顾问高瑞表示,产生这种结果一方面证明了的确有大量员工,由于种种原因享受不到应有的年假福利且得不到补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相关法规在年假领域的缺失。在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特别增加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者年假安排。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带薪年假
你好,对于休息休假是否有福利待遇这一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定节假日没上班时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看是法定节日还是法定假日,法定节日上班是支付三倍工资,假日上班是支付两倍工资。
享有带薪年假吗,年假20天,享有多少天的带薪年假
### 1. 带薪年休假制度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然而,自劳动法公布至今,国务院并未根据该条规定制定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 ### 2. 通知规定 劳动部在《〈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第二条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说明:“在国务院没有发布企业职工年休假规定以前,应继续贯彻执行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出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 ### 3. 休假天数与方式 《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休假时间要注意均衡安排,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为主,一律不准搞公费旅游,也不得以不休假为由向职工发放或变相发放钱物。” ### 4. 企业自行确定休假 《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第四条规定:“企业职工休假,由企业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参照上述精神自行确定。”这意味着目前员工享受带薪年休假主要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参照执行的,并非强制实行带薪年休假。
休假、年假、带薪假、年假后离职日期、不带薪假的薪金
你好,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晚上买药发现是拼多多15元买的且撕了标签,这可能涉及欺诈。可以先和卖家协商退款,说明商品情况及自己的
这很可能是诈骗手段,正规平台不会因未加零、卡的问题冻结资金还让充值解冻。你别按对方要求充值,避免财产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线下买电脑型号不对有欺骗行为,通常是可以换的。商家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更换正确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您可以在正规法律平台上找到我的信息留言。把您遇到的法律问题详细说说,比如事情经过、目前状况等,我看到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