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约定竞业禁止

更新时间:2019-04-28 08: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目前保护商业秘密比较常见的即是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员工在任职期间或者离开岗位后一定期间内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的企业同类的经营者。竞业禁止必须具有二个构成要件:1、员工必须是原企业的关键人员,即掌握了解商业秘密的人员,包

目前保护商业秘密比较常见的即是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员工在任职期间或者离开岗位后一定期间内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的企业同类的经营者。竞业禁止必须具有二个构成要件:1、员工必须是原企业的关键人员,即掌握了解商业秘密的人员,包括:(1)是企业的技术人员;(2)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具体是董事、总监、经理等;(3)是其他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等。2、新企业与原企业必须是同类且具有竞争关系。

员工离开岗位后,适用竞业禁止主要有两个要求,企业应当注意:

1、应当给与一定的补偿。由于离职员工不得从事与原企业相同或相似的行业,势必会导致员工无法利用这些谋生技能,限制了个人发展。竞业禁止员工所掌握的赖以谋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能发挥,极有可能不从事自己擅长的专业或所熟悉的工作,收入或生活质量降低在所难免,因此企业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对补偿金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如果企业没有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者没有支付,则该条款就为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条款,一旦双方当事人为此打起官司来,该条款可能会被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撤销或变更,企业就会丧失要求竞业禁止的权利;其次,竞业禁止必须慎重,约定的范围必须准确,如果任意扩大竞业禁止的范围,损害了员工的劳动权、择业权,法院就会以违法宪法权利为由,确认竞业禁止协议无效。

2、竞业禁止要有一定的期限。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也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可以看出,如果竞业禁止协议约定三年以上,超过三年的期限无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798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竞业禁止协议咨询
具体什么情况,签署之后单位找你沟通过吗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规避竞业限制?是否规避成功?
你好,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理地规避竞业限制协议,只需要规避开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范围、地域、期限,不到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就行了。
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的问题
竞业禁止协议的期限是两年。
停工留薪期如果没有病假条可以鉴定吗?
停工留薪期需鉴定。操作如下:1. 提供工伤医疗证明和《停工留薪期目录》给用人单位;2. 用人单位确定停工留薪期;3. 伤情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4. 得到伤残
我想问一下初中生因在校违纪多次,班主任不给毕业证违法吗
在处理初中生违纪导致班主任不给毕业证的问题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学生应了解自身违纪情况,并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寻求改正机会。若沟通无果,可向学校教务处或德育处反
企业单方面要求停薪留职我这边不同意可以吗?
处理人事争议案件,除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适用劳动法外,其他争议均按人事法律法规处理。
村副主任因村民拉照明电被''镇干部停职停薪'这个合理吗,需要给村主任给个书面材料吗
村副主任因村民拉照明电被''镇干部停职停薪'这个合理
但培训费并没有到其他同事手里,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对此情况,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选择时需考虑实际情况,如证据充分性、时间成本等。
在停工留薪期期间,被公司叫去上班,当时也没多想,就带着伤去上班了,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十级
停工留薪期时长由医疗机构出具的意见决定。签订服务协议的治疗工伤机构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病情提出意见,出具相关证明,并经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停工留薪期。《工伤保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