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更新时间:2013-05-16 10:47: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根据《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但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1) 《工会法》规定,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2)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17号)规定,参与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协商代表在任期内,劳动合同期满的,企业原则上应当与其续签劳动合同至任期届满。职工代表的任期与当期集体合同的期限相同。

  (3)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4)《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规定,用人单位不得终止伤残程度为1—6级的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不过,伤残程度为5级或6级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终止劳动合同
终止劳动合同要以下手续:<br/>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劳动合同;<br/> 2、用人单位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br/> 3、办理劳动者的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br/> 4、办理工作交接。<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br/>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br/>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br/>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关于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事宜
你好,什么事,怎么了,说清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57-67条。
单位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约的,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因违约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因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法律依据
如果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的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首先是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即按法定程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突然倒闭,没有提前通知,有没有补偿?
员工与公司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工会或者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和调解不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搬迁去不同的厂名有赔偿吗
工厂搬迁员工补偿需分情况处理。若搬迁远致合同无法履行,可协商变更合同,无果则获经济补偿。同城搬迁则一般无补偿。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判断。
提了离职,还没到30天最后期限,新公司发了offer,可以提前走吗
提前离职的常见处理方式有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或支付违约金。选择时需考虑个人职业规划、新公司offer条件及与原公司合同约定,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
公司没有新签项目,安排我先休年假,这样合理吗
如果是符合年休假期限的安排,是可以的,不如您享受年休假7天,则安排7天。但如果超出年休假,例如要求您休假1一个月,这是不合理的。并且休假期间是要足额支付工资的
个人中介有简单劳动合同和差价合同线下人失踪联系不上该怎么处理
中介失联可诉讼处理。操作包括:1.收集与中介的合同、交易记录等证据;2.确定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3.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审判。注意保留证据,及时行动。
大家都在问
  • 673人咨询过
  • 287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