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凭证诈骗罪

释义

  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什么是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一)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有关金融凭证的管理制度,同时又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造成损害。从广义上来说,汇票、本票、支票都属于银行的结算凭证,与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等金融凭证具有相同的性质。但作为本罪行为对象的金融凭证,则仅是指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及银行存单。如果使用伪造的、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构成犯罪的,不构成本罪、而应是票据诈骗罪。所谓委托收款凭证,是指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所提供的凭据与证明。利用委托收款的方式进行银行结算,其必以收款人向其开户银行填写委托收款的凭证,并提供收款依据为前提。收款的依据一般有经济合同、各项劳务费用的收费单据、各项代办业务的手续费凭证等证明。委托收款凭证根据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情况,具体采用哪种,则由收款人自己加以选择,在付款期满后,银行即将应付的款项划转到收款人的帐户上。所谓汇款凭证,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收款人时所提供的凭据和证明。按照银行传递凭证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方式。前者即信汇方式、是指委托银行以邮寄的方法划转款项;后者即电汇,则是指委托银行采用电报的方式划转款项。所谓银行存单、作为一种银行结算凭证,亦是一种信用凭证。它是由客户即存款人向银行交存款项、办理开户后,由银行签发的载有户名、帐号、存款金额、存期、存入日、到期日、利率等内容的一种银行到期绝对付款的结算凭据和证明。存款人凭其可以办理存款的取存,银行则凭其办理收付款项,次数较少,是具有相对固定性的储蓄业务,如一次性的整存整取、定活两便的储蓄存款等就是凭银行存单予以结算。

  (二)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伪造,是指仿照真实的金融凭证形式的图样、格式、颜色等特征擅自通过印刷、复印、描绘、复制等方法非法制造金融凭证或者在真实的空白金融凭证上作虚假的记载的行为。所谓变造,则是指在真实的金融凭证的基础上或者以真实的金融凭证为基本材料,通过挖补、剪贴、粘接、涂改、覆盖等方法,非法改变其主要内容的行为,如改变确定的金融、有效日期等。所谓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就是已经过伪造手段产生或变造手段加以改变的虚假金融凭证。所谓使用,在这里是指将伪造或变造的金融凭证谎称、冒充为真实的金融凭证,用之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实施了使用之行为,是构成本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行为人如果仅有伪造、变造金融凭证的行为,但没有使用的,则只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如果既有伪造、变造金融凭证的行为,又用之骗取了他人财物的,这时,伪造、变造的行为实属本罪的手段牵连行为,对此应择一重罪定罪科刑。应当指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活动,只有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才能构成本罪。杏则,如果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最低起点,即使有使用金融凭证进行诈骗的行为,也不能构成本罪。对于数额较大,不能仅仅理解为行为人在客观上已实际骗取的数额,其应当结合行为人的主观企图或在客观上可能骗取的数额加以全面分析而认定。可能达到数额较大,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构成犯罪的,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未遂论处。所谓数额较大,参照《解释》,是指个人诈骗数额达到5万元以上,单位使用金融凭证诈骗达到10万元以上。

 

  (三)金融凭证诈骗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个人,亦包括单位。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金融凭证诈骗的犯罪分子串通,即在实施金融凭证诈骗的前后过程中,相互暗中勾结、共同策划、商量对策、充当内应,为诈骗犯罪分子提供诈骗帮助的,应以金融凭证诈骗共犯论处。这是因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活动实现其非法骗取他人财物的意图,往往离不开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犯罪分子提供企业信号、联行行号及密押等信息。还应注意的是,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上述行为不能一概而以金融凭证诈骗共犯而论。例如,因自己的利用职务之便的主要行为,造成了本单位的经济损失的,此时应当按照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定性。只有因其帮助行为在造成了除自己所在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的,以及不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主利用职务之便而侵吞、诈骗的,才以本罪共犯处罚。但无论以何罪处罚,都应从重处罚。如果在进行此种犯罪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犯罪行为如受贿的,则按牵连犯从重处罚。

 

  (四)金融凭证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行为人对所使用的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必须表现出明知。如对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不表现为明知,即不知道所使用的金融凭证是伪造或变造的,则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如果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持有金融凭证的人所持有的金融凭证是其前手诈骗、盗窃、抢劫、抢夺而来自己却不知情的;或者受人委托使用委托人提供的本身是冒用的金融凭证的、自己完全不知情的,就因为不是出于故意而不构成本罪。对于犯罪的目的,本罪要求出于非法占有之目的。杏则,如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使出于故意也不可能构成本罪。不过,行为人明知自己所使用的属于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仍决意使用,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言而喻。

 

相关问答
相关案例
金融票据诈骗、贷款诈骗、行贿案
金融票据诈骗、贷款诈骗、行贿案(以下用的是化名)[案情介绍]起诉书认定的犯罪事实:1994年下半年,被告人麻某因经营不善,急需资金,听信秦某等中介人的建议:付给引资人及存款人高额利差,找金融机构协商按引资存款抵押贷款。被告人麻某、姜某、李某、何某以月息3%至8%的高息引诱中介人四处拉款存入指定银行后,采取伪刻存款户的印章,或在存款户保证书上添加内容假冒存款户....[查看详情]
  • 如东县人民检察院以东检诉刑诉(201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郭某犯诈骗罪,于2017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如东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郭某及其辩护人印志平律师到庭参加诉讼。被告人郭某身患严重疾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于2015年初,在王某(已死亡)的指使下,虚构在***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案情简介:被不起诉人巩某,男,1997年9月23日出生,杭州某商贸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员,其在明知其公司的交易平台系不正规的诈骗平台的情况下,仍利用微信添加男性被害人,在取得信任后,诱骗被害人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并充值,通过群托引导喊单,发送经过修图的盈利截图的方式,不断诱骗客户在平台上购买特定产品的指数涨跌,致使23名被害人亏损。经查实其名下客户亏损总计人民币25....
相关知识
  • 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怎么区分
      现在的社会各种诈骗层出不穷,更是有票据诈骗罪及金融凭证诈骗罪这种日常生活不是很常见的诈骗。网友们不论干什么工作或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必须提高警惕,谨防被骗。网友们想知道票据诈骗罪与金融凭证诈骗罪怎么区分,为此找法网小编搜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2019.08.23已阅读:647
  • 什么是金融凭证诈骗罪
      金融票证诈骗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对此法律是必须要给予严惩的。因此大家是有必要了解其详细的规定。所以下面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什么是金融凭证诈骗罪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然也大家可以咨询找法网。
    2019.08.02已阅读:2317
  • 金融凭证诈骗罪和票据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在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金融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有一种就是属于金融凭证诈骗罪。许多她并不了解,接下来和找法网小编一起学习一下这篇文章,金融凭证诈骗罪和票据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2019.08.01已阅读:3788
  • 金融凭证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及其刑事责任
     金融凭证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金融凭证诈骗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2016.01.27已阅读: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