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合理的罚款,员工确实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不合理的罚款时,劳动者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面对企业不合理罚款时,有一个明确的法律途径来寻求救济。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因劳动报酬等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范畴,适用该法。
因此,如果企业以罚款形式扣减员工的劳动报酬,且该罚款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员工完全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公司裁人时,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这一时效期间的计算对于员工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员工是否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如果当事人在时效期间内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这些行为都会导致仲裁时效的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这一规定为员工在面对公司裁人等情况时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保障。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存在中断、中止等特殊情况。
因此,员工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充分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法律规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当劳动者被调到分公司时,属于对原劳动合同的变更,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并采用书面形式来确定变更的事项。因此,双方可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这意味着,在劳动者被调到分公司的情况下,如果双方对原劳动合同的变更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他们完全有权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在新的工作环境下的权利和义务。
2.该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3.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明确双方在新的法律关系下的权利和义务,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因此,找法网提醒你,劳动者在被调到分公司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用人单位协商是否重新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