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了还没鉴定是可以不去上班的。
1.根据相关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可以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的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鉴定结论未出之前就可以不去上班。
2.实际上,工伤职工什么时间上班,与鉴定结论是否下来无关。一旦停工留薪期满,即应复工。
3.如果工伤职工不复工,用人单位有权停止支付工资福利待遇,并书面通知其限期复工。逾期不复工的,用人单位甚至可以按旷工处理。
因此,即使工伤鉴定结论尚未出来,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也应当按时复工。
找法网提醒,工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劳动者应当按时复工。这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也是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1.如果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不上班,用人单位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停止支付工资福利待遇、书面通知限期复工以及按旷工处理等。
2.值得注意的是,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伤职工可以无限期地不上班。一旦治疗结束且伤情稳定,工伤职工仍应按时复工。
工伤鉴定的具体流程如下: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这是工伤鉴定的第一步,也是获取工伤赔偿的重要前提。
2.鉴定者需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指定时间前来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一定的鉴定费。如果材料不全,鉴定办会出具委托诊断书,要求鉴定者补充材料后再来鉴定。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对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进行评定,并予以公布。这是工伤鉴定的关键环节,也是工伤职工获取赔偿的重要依据。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这是工伤鉴定的最后一步,也是工伤职工获取赔偿的必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