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的工资,受害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追回:
1最直接的方式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通过沟通解决纠纷。
2.如果协商无果,受害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寻求行政部门的帮助。
3.受害人还可以选择向当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时,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详细载明相关事项。
4.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受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找法网提醒,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可以从劳动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来判断。
1.如果用人单位超过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支付劳动者工资,即可视为拖欠工资。
2.即使用人单位按时支付了工资,但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扣减了工资,同样也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以及《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七条的相关规定: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工资支付的时间也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1.面对单位恶意克扣工资的情况,员工首先需要理清工资计算与发放的依据,确保克扣工资的情况清晰明了。同时,询问克扣工资的具体原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动。
2.如果确认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员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举报。
(1)可以拨打劳动保障投诉电话进行投诉,投诉时需要实名并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
(2)也可以到当地劳动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这些机构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资是不可以扣罚的,因此员工有权对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