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员工办理离职的流程如下:
1.应向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或直接领导提交书面的离职申请,并附上职业病诊断证明。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能确保单位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并为后续手续提供依据。
2.提交离职申请后,单位应与职业病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其离职意愿的真实性及可能面临的困难。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单位应启动离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
(1)审核离职申请;
(2)办理工作交接;
(3)核算未结清的工资;
(4)福利等。
3.单位还需特别注意职业病员工的离职补偿问题,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找法网提醒你,职业病员工的离职手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提交离职申请及职业病诊断证明:这是离职流程的第一步,也是确保双方权益的基础。
2.办理工作交接:职业病员工需将手头的工作移交给其他同事或接替者,确保单位的业务不受影响。
3.核算工资及福利:单位需根据职业病员工的工作年限、薪资标准等因素,核算其未结清的工资及福利,并尽快发放。
4.办理社保及公积金转移:职业病员工离职后,单位需协助其办理社保及公积金的转移手续,确保其在新单位或自行缴纳时不受影响。
5.出具离职证明:离职证明是职业病员工后续求职或办理相关手续的重要凭证,单位应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离职后,职业病员工的权益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病赔偿: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病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单位应确保其赔偿金额符合法定标准,并及时支付。
2.社保及公积金待遇:职业病员工离职后,其社保及公积金待遇应不受影响。单位应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其在新单位或自行缴纳时能够顺利接续。
3.再就业保障:对于因职业病导致就业困难的职业病员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推荐就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
4.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职业病员工的再就业问题,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
综上所述,职业病员工在办理离职时,需遵循一定的程序并确保其权益不受侵害。离职后,职业病员工的权益保障主要体现在职业病赔偿、社保及公积金待遇以及再就业保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