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单位拖着不给办离职时,员工有权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
1.员工应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明确提出离职请求,并注明离职日期。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等可查询的方式寄送给公司相关负责人,并妥善保留寄送凭证。
2.如果公司仍然不予理会,员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友好协商,说明自己的情况和按规定离职的合理性,请求公司尽快办理离职手续并支付经济补偿。
3.若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公司限期办理离职手续并支付补偿。
4.员工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不仅办理离职手续,还需赔偿因未及时办理离职手续而给员工造成的损失,包括可能的经济补偿。
找法网提醒,离职不办的情况下,员工要求经济补偿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1.员工应明确自己的离职原因和离职手续的合法性。如果是员工本人自愿离职,通常不能申请失业补助金,也不能直接要求经济补偿。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这种离职可视同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从而可能具备申请失业补助金或要求经济补偿的资格。
在具体操作层面,员工应保留所有与离职相关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离职申请、公司违反劳动法的证据等。
当单位拒绝员工的离职请求时,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1.如果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或相关劳动法规中关于离职的规定,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进行调查核实,并可能责令单位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如办理离职手续、支付经济补偿等。
3.如果单位拒绝执行劳动监察部门的责令改正决定,员工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裁决,要求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如果单位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