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劳动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在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这是劳动监察部门对于处理此类案件的基本时效要求。
1.若案件情况复杂,例如涉及多方证据收集、事实认定困难等,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2.在处理过程中,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3.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可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找法网提醒,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拖欠工资投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这意味着,如果拖欠工资的行为发生在2年以前,可能已经超过了劳动监察部门的受理期限。
2.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3.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这一条件确保了投诉事项属于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责范围,且受理投诉的劳动监察部门具有管辖权。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劳动监察部门才会依法受理投诉,并进行立案查处。
对于拖欠工资的问题,劳动者在与公司协商解决无果后,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过程如下:
1.劳动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并明确其拖欠的金额和时间等关键信息。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工资条、劳动合同、银行流水等。
2.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在申请中,劳动者需要详细陈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并在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依法受理。
4.仲裁委员会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