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举报到劳动局,处理一般需要在六十日内完成。
1.当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
2.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案件情况复杂,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但无论如何,劳动行政部门都会尽力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找法网提醒,面对小工厂拖欠工资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劳动者应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并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多数情况下,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意支付合理的工资要求。
2.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该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能够相对中立地协助双方化解矛盾。
3.如果协商和调解均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4.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
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充分保障。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时,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督促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农民工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农民工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如果包工头给农民工打了欠条,且没有其他劳动纠纷的,农民工可以凭欠条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按照普通民事纠纷来处理这类案件,并依法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法》第九十一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这一规定为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