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子不养老人,受害人即老人可以向当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或者老人的所在单位求助。这些机构通常会进行调解,尝试解决家庭矛盾,促使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2.如果协商不成,老人或其代理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法院将会依法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确保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在具体操作中,老人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子女的收入情况、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及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的事实等。
这些证据将有助于法院判断子女的赡养能力和老人的实际需求,从而作出合理的判决。
找法网提醒,当子女不赡养老人时,除了上述提到的向村委会、居委会或单位求助以及向法院提起诉讼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处理方式:
1.调解协商:在提起诉讼之前,可以尝试通过调解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老人或其代理人可以与子女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已经作出判决,但子女仍然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子女的财产等,以迫使子女履行判决。
3.寻求社会援助:老人还可以寻求社会援助机构的帮助,如老年协会、社会福利机构等。这些机构通常会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和经济援助等服务,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子女必须履行。
1.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一规定明确了父母在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2.《民法典》还规定了赡养费的具体内容,通常包括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须的生活费用,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
综上所述,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必须得到履行。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老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法律救济和社会援助,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