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过程中,针对被裁员的职工,企业会提供一定的补偿:
1.具体来说,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工作时间不满一年,也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2.这里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3.值得注意的是,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若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则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
在企业改制经济补偿的发放形式上,主要存在货币补偿、股权补偿和债券补偿等方式。
1.货币补偿是指在转换企业员工身份时,企业一次性以货币形式补偿给员工;
2.股权补偿则是将企业应付给员工的补偿金转为员工对改制后企业所享有的股权;
3.而债券补偿则是将企业应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转化成员工对企业的债权,通过企业与员工签订合同进行偿还。
找法网提醒,如果企业改制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有权采取相应对策。
1.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请,立案时需携带相关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
2.提交材料后,仲裁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并进行举证、答辩和开庭审理等程序。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
3.对于裁决书不服的,劳动者还可以起诉到法院。
因此,如果企业因为改制需要裁员却未如实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应勇敢站出来,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并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