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辞工通常是不扣钱的。
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2.这种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扣除的金额需受到法律的限制: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3.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则需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这一规定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双方都能在合理范围内承担各自的责任。
找法网提醒,关于辞急工当天能否离职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劳动者的身份(如试用期员工、正式员工等)。
1.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按日结算或零散工,劳动者确实可以在当天提出离职并立即走人。
2.对于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情况则有所不同:尚在试用期内的员工需要提前三天递交辞呈;而正式员工则需要提前一个月(30日)以上递交书面辞呈。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劳动者下定决心要离职,并与单位做好交接工作,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协商当天离职,例如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请事假、休年假或休病假的补偿等。
急辞工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1.该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该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时需支付的经济补偿、工资结算等事项,为双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
因此,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处理急辞工问题时都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