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法律如何规定的呢

更新时间:2024-11-10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法律规定为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天内向法院起诉,逾期法院可能不予受理,但因不可抗力等逾期可提供证据说明。
一、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法律如何规定的呢

  在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问题上,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1.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这意味着,一旦劳动争议经过仲裁程序,如果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满,他们需要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3.若超过这一时限,通常法院将不予受理。然而,如果逾期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供证据并说明情况。

二、

劳动争议是先仲裁还是先诉讼

  找法网提醒,在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中,仲裁通常是诉讼的前置程序。

  1.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当事人应当首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服,他们才有权到法院提起诉讼。

  2.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了当事人直接跳过仲裁程序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法律如何规定的呢

三、

哪些劳动争议需先仲裁后诉讼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多种情况下的劳动争议需要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能提起诉讼。这些情形包括: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在这些情况下,劳动仲裁是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纠纷可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协商是双方直接谈判解决;调解是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仲裁是由专业机构裁决;诉讼是通过法院解决。
在东莞东城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法律怎样规定
1. 劳动仲裁一般在四十五日内会出结果,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不超过十五日,但需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并书面通知各当事人。 2.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需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可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如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争议诉讼的注意事项: 1. 诉讼时效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计算。 2. 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3. 要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副本。 4. 要依法收集能证明本人主张的证据材料。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车辆因逾期被拖,一般还是有机会要回来的。首先得查看购车合同里关于逾期的具体约定,看看对方拖车是否符合
曹伟律师
曹伟律师
1分钟前
你好详细交流一下遇到的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仅对方不透露工号和个人信息,不能直接认定贷款平台泄露你个人隐私。可能是对方不规范操作。你先核实对方身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先收集购买凭证、与卖家和维修沟通记录、净水器漏水照片等证据。接着尝试联系其他同期购买的业主,一起维权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单位拒绝盖章不影响认定。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像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别给钱,这是敲诈勒索。给钱可能会让对方得寸进尺,不断索要。可收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保留好视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有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和对方姓名,能初步证明借贷关系,可以诉讼。不过最好能补充对方身份信息,像身份证号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