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更新时间:2024-11-04 1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合同、劳动者因健康原因无法继续工作、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且调整无效,或合同因客观情况变化无法履行等,劳动者均可要求经济补偿。
一、
什么情况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1.当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2.若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或调岗后的工作,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同样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3.当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用人单位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4.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无法就变更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也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二、
劳动合同解除与补偿金支付情形
找法网提醒,劳动合同的解除与补偿金的支付密切相关。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情形外,还包括:
1.用人单位因重整、生产经营困难、转产等原因,依法裁减人员的,应支付被裁减员工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期满,若劳动者同意续订而用人单位不同意,导致合同终止的,劳动者也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3.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同样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在这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三、
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及税务处理
1.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通常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工资水平等因素确定。具体的支付标准可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对于超过法定数额的经济补偿金,获得补偿金的个人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处理方面,应遵守国家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经济补偿金的合法合规使用。
了解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税务处理,有助于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确保所得合法合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情况下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什么规定
以下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 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在什么情况下企业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在下列情况下需要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 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
2. 实行经济性裁员;
3. 用人单位提出的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合同到期后主动提出不续签的;
5. 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 劳动者依照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 用人单位依照法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
4.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5. 依照法律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呢
在下列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获得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1. 因单位的拖欠工资等行为决定依法单方面解约的;
2. 由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3. 被单位裁员的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 劳动者依照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 用人单位依照特定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 用人单位依照特定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 依照本法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