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到过期食品时,其权益受到侵害,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1.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除了可以要求商家赔偿损失外,还有权要求商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同时也对商家提出了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
2.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赔偿金”并非仅限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款,而是指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款进行计算,然后乘以10倍的赔偿标准。
这样,即使消费者购买的食品价格不高,也能通过这一规定获得相对较高的赔偿,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3.在没有构成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商家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只有形成了人身损害,消费者才可以以侵权责任提起诉讼,法院才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自己购买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当消费者购买到过期商品时,可以采取以下赔偿方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直接找商家协商解决:
(1)消费者可以首先尝试与商家进行沟通,说明自己购买到的商品存在过期问题,并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2)如果商家同意进行赔偿,那么消费者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的结果来达成赔偿协议。
2.寻求消费者权益协会的帮助:
(1)如果商家拒绝赔偿或者双方无法达成赔偿协议,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权益协会投诉,并寻求其帮助。
(2)消费者权益协会会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支持,帮助消费者解决纠纷。
3.投诉举报至工商或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1)消费者还可以将购买到过期商品的情况投诉举报至工商或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2)这些部门会对商家进行调查处理,并依法对商家进行处罚。同时,他们也会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维权支持。
4.到法院起诉该超市:如果以上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到法院起诉该超市。
在起诉过程中,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如果法院认定超市存在过错并判决超市承担赔偿责任,那么消费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遇到商家拒绝赔偿怎么办?更多维权技巧,尽在找法网。我们与你同行,守护你的每一分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