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未按规定提前辞职是否会面临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3-12-09 2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员工未按规定提前辞职是会面临法律责任的,如果导致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签订劳动合同辞职要提前三十天使用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一、
员工未按规定提前辞职是否会面临法律责任
未提前辞职员工将面临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项目包括:招收录用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项目。
2.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订立服务期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
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提前多久通知
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
劳动者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不同意,劳动者也可以在三十天后离职。当然,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提前离职的除外。但是用人单位如果具有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情形的,则劳动者可以随时辞职。找法网提醒您,随时辞职是劳动者所拥有的权利,但辞职我国也是有专门相关的规定,在辞职的时候一定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同时自己在办理好所有的交接工作之后就可以直接走人,这样才算是合法的按流程来进行处理的。

三、
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扣工资合法吗
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扣工资不合理,公司随意克扣工资的话,可以找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发放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还要加付赔偿金。也可以通过直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的方式予以解决。最后,如有充分证据的话,还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以用人单位存在严重过失为由提出辞职,比如没签劳动合同,没购社保,拖欠或克扣工资,规章制度严重违反国家制度或严重损害员工利益等。这种辞职可要求给予经济补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没有按规定公司规定提前离职的,扣除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合法吗?
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是否合法就不一定了,法律规定劳动者离职必须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对方,在不满一个月前必须要做满一个月才能离职,除非在这期间单位同意。好像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如果劳动者未提前通知如何扣工资,应该按照不同人员和单位的规章制度来执行,如果是一个要职人员,因你未提前知道,突然离职,如果给单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那么单位可以把你告到法庭,要求你赔偿的。
如果是一般员工,那就看单位的规章制度了,劳动仲裁也会从一个公平合理的角度去自由裁量,你的情况应该会扣一定的钱,毕竟是你违法在先,只是扣多少,很难说了。
劳动者合同未到期自行离职,是否有法律责任
1. 合同没到期劳动者主动离职,如果是依法与单位解约,且未违反服务期等约定的,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违法解约,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服务期等约定的,则要依法支付违约金。
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3.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4.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者合同未到期自行离职,是否有法律责任
1. 合同没到期劳动者主动离职,如果是依法与单位解约,且未违反服务期等约定的,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违法解约,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服务期等约定的,则要依法支付违约金。
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3.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4.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