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出现异物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维权
更新时间:2023-09-06 0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食品中出现异物消费者正确维权的方式包括与对方协商,向卫生监管部门和工商局进行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维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一、
食品中出现异物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维权
食品里面发现有异物解决方法如下:
1.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更换或维修;
2.消费者消费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向相关的食物购买方应申请相关的赔偿或者,投诉到消协进行处理;
3.也可以向卫生监管部门和工商局进行举报。
4.最后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索要赔偿。
二、
消费者维权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消费者维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三年,该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起诉应该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一年权利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消费者怎么收集证据维权
消费者应收集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找法网提醒您,消费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的诉讼时,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既要提出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同时还要有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的事实。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果超市售出的食品有质量问题,消费者需要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超市买到发霉食品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时,赔偿金为一千元。在超市买到发霉食品时,处理方法:首先可以凭借购物小票和购买的食品找商家协商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超市销售的产品出现包装内污渍,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法律分析:在超市买到发霉食品的解决办法:
1、找超市要求处理,如果超市不愿赔偿,可投诉到工商部门;
2、找超市获取赔偿金,买到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消费者均可获得赔偿金;
3、向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求助,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在食物中吃异物,该如何补偿,商品是几块钱买的
法律分析:吃东西吃出异物,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