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更新时间:2024-01-13 08: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包括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过错性辞退劳动者的;用人单位破产重整的等。经济补偿金包括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
一、
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1.劳动者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的;
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5.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
经济补偿金包含奖金吗
经济补偿金包括奖金等货币性收入。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加班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且加班有专门的加班费来补偿。所以,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应当包括奖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三、
经济补偿金可以分期付吗
找法网提醒您,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不可以分期支付,必须一次性发放。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必须负担的经济补偿责任的具体情况有哪些
关于经济补偿的情形和处理方式:
1. 当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被迫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2. 若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合同时需支付经济补偿。
3. 对于非过失性解除,即劳动者无过错而单位因经营需要解除合同的情况,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4. 当单位因经济原因进行经济性裁员时,也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5. 合同到期不续签或单位主体资格丧失时,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具体的操作仍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和处理。
在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呢?
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操作:1. 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补偿;2. 用人单位提出并协商解除合同,同样需支付;3. 若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合同,劳动者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索补偿。
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是什么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情形包括:
1.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主动与劳动者协商并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因无过错性原因辞退劳动者;
4. 用人单位降低合同待遇,而劳动者选择不续签合同等。
这些情形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以补偿其因劳动关系解除而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