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传播判刑标准如何

更新时间:2023-10-02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网络造谣传播判刑的标准一般是依据具体行为涉嫌的罪名,再依据具体罪名确认量刑,若是构成散步谣言罪的,则最低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一、

网络造谣传播判刑标准如何

  网络上散布谣言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

网络造谣怎么处理

  网上造谣的处理如下:

  1.网络造谣犯法,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网络造谣

三、

网络造谣的追诉期限

  视情况而定。针对不同类型的谣言,可能分别构成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罪名。若构成诽谤罪,五年内可以追究。若构成诬告陷害罪,十年内可以追究。找法网提醒您,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诽谤造谣毁坏他人名誉判刑多久,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诽谤造谣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果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侮辱罪和诽谤罪都是告诉才处理,即需要被害人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除外。此外,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战时造谣惑众罪判刑标准?
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标准根据情节轻重共分为三种情况: 1. 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注意本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罪,只有现役军人才能构成本罪,一般公民不构成本罪。
造谣传谣严重怎么判刑?,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造谣的判刑具体要看情况而定。首先,造谣不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民事责任的追究。具体而言,如果制造虚假的险情、警情等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故意传播,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 此外,如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谣,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行为,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将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这些行为包括散布谣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扬言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都可能扰乱公共秩序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01
信琅律师
信琅律师
18分钟前
你好,主要看是什么咨询的
杨国丰律师
杨国丰律师
18分钟前
建议咨询委托法律专业建议咨询委托法律专业人士办理
赵冠南律师
赵冠南律师
21分钟前
争执时刻,保持冷静的态度,选择适当的平台表达立场,避免一时冲动导致失误。回复后要详细解答处理的
你好,有多少金额的经济纠纷?有对方身份信息吗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