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怎么定罪

更新时间:2021-12-18 11: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联网群体。但是由于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有些人常常会在网上掉入别人的陷阱里。那么网络造谣怎么定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网络造谣怎么定罪

  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然而网络空间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问题。

  网络服务提供商主要分为网络技术服务商(ISP)和网络内容提供商(ICP)两种。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s),是指营利性使用网络,为网络用户提供诸如网络联结、访问以及信息服务等从事互联网经营活动的服务提供商。 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是指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世界各国关于在网络传播中 ISP是否要应承担责任的规定并不统一。

  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其是不负任何责任的,如新加坡在电子交易法令中规定,网络服务商无须对第三方在网上所提供的资料负责,因为网络服务商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服务。

  在ICP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应让其承担严格责任。此种观点认为,网络内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种内容本身的服务,其应具有对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审查义务,故应承担较为严格的责任。如瑞典1998年专门颁布法令规定,网站经营者负有在合理限度内监督其所传输内容的义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网络造谣

二、

网络造谣罪怎么处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

网络上诽谤他人的后果

  网络上诽谤他人的后果:

  (一)行政责任。对实施网络诽谤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本办法第十五条所列内容之一的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发证机关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通知企业登记机关;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备案机关责令暂时关闭网站直至关闭网站。 (二)治安责任。对网络诽谤责任主体的治安处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网络造谣怎么定罪的相关内容,互联网没有固定的场所,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犯罪没有边界,需要我们时刻谨慎着,避免犯罪。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传谣造谣人员怎么量刑
对于传谣造谣人员的量刑问题,需根据造谣内容的真实性、传播范围以及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若涉及制造虚假险情等严重情形,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如单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则可能受到行政拘留或罚款等行政处罚。
网络造谣怎么定罪量刑标准
针对网络造谣行为,是否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涉及制造虚假险情等严重情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如单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判断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造谣内容、传播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核心关注点在于造谣行为的情节和后果。 以上三个答案围绕“网络造谣”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重新表述,符合您的要求。
造谣诽谤如何认定罪名呢
确立诽谤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为一般个体; 2. 故意损害他人名誉; 3. 客观行为涉及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且情节严重。此类行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6分钟前
您是否遭遇了不合理排班?这可能涉及劳动权益问题,建议详细说明情况以便提供法律建议。
孙志军律师
孙志军律师
15分钟前
你好,您这边伤的怎么样?有做伤情鉴定吗?
余长霄律师
余长霄律师
20分钟前
你好双方是否就此事进行过协商
李波律师
李波律师
20分钟前
具体继承案情、争议及你的诉求是?
法律问题为您详细解答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1分钟前
建议先保留交易凭证,尝试联系顾客协商补款,若无果可考虑报警或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