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中期间中断时效的几种情形

更新时间:2023-09-16 1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争议仲裁中期间中断时效的情形是已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申请劳动仲裁。
一、

劳动争议仲裁中期间中断时效的几种情形

  劳动争议仲裁中期间中断时效的情形:

  1.已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

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

  1.协商解决。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应首先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

  2.申请仲裁。若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3.提起诉讼。当事人如果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予受理仲裁决定或通知书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中期间中断时效

三、

劳动合同争议有几种情形

  劳动合同争议有六种情形: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仲裁诉讼期限的中断情形有哪些
劳动仲裁期限中断情形: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劳动仲裁;权利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我想咨询一下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情形有: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一方当事人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br/>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br/>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br/>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br/>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的哪些情形下仲裁申请的期限可以中断
劳动仲裁机构是有审理期限的。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非法经营烟草属于刑事犯罪行为,你这个情况可以详细说一下吗?
先查看借呗自动扣款规则和借款合同,确认扣款是否合理。若因系统错误或操作失误多扣,可尝试与借呗沟通协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预录取通知书一般不具正式合同效力,没签合同通常可尝试退档。你可主动联系招生方说明退档意愿及原因,若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可以起诉。对方在抖音诋毁和恶意评论公司,可能构成名誉侵权。您有对方手机号和抖音账号,能确定其身份。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货拉拉贷款买的车提车后能否退,得看购车合同约定。要是合同有可退车的情形且符合条件,就能退;若没约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受托支付是贷款资金的一种支付方式,找专业受托支付人可通过正规贷款服务平台了解。不过要注意,让他人受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提供身份证和下载不明东西的日结工作有风险。有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身份信息做违法事,下载的东西也可能含恶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