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一份协议有法律效应
更新时间:2023-04-27 14: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应的要件是,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违反协议的法律责任是承担违约责任,具体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一、
怎样让一份协议有法律效应
一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应的要件是: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协议效力的规定,有利于贯彻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也是保障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合法民事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
二、
违反协议的法律责任是
找法网提醒您,违反协议的法律责任是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三、
协议公证去哪里处理
合同公证需要当地公证处办理。
《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怎么签协议才有法律效力
1. 协议书双方签字具有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依法签订的协议书自成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成立通常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进行确认。
3.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如果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那么该合同也成立。
4. 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但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而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该合同同样成立。
5.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如果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等手续,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会影响到合同的生效,但可能会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如果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该义务,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协议怎么写具有法律效力
1.一份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只要合同双方达成合意即可。
2.签订协议时,各方应真实表达意愿且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以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在撰写协议书时,需特别关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依据具体情况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争议。
为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明确性,可参考《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中关于合同内容的规定,包括:
- 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
- 标的;
- 数量;
- 质量;
- 价款或报酬;
-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 违约责任;
- 解决争议的方法。
此外,当事人还可参考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以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协议书怎样有法律效力
1. 借款协议要具有法律效力,则当事人应当写明借款人与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的具体金额,还款的方式和还款的具体日期等,且签订借款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等。
2.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3.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4.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