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之间的协议怎么样才有法律效应
更新时间:2023-04-27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双方之间的协议有法律效应的条件是签订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协议应出自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即有效。
一、
双方之间的协议怎么样才有法律效应
双方之间的协议有法律效应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
协议的内容有哪些
协议书内容要有以下条款:
1.协议各方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协议的具体内容;
3.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4.违反协议约定的民事责任;
5.协议生效期限;
6.当事人落款等。

三、
签协议的形式有哪几种
合同的订立又称缔约,是当事人为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达成协议的过程。找法网提醒,签订方式:
1.口头形式。当事人口头协商达成协议。口头合同简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口头合同的好处是方便。但是,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当事人协商同意的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电报和图表,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采用书面合同的好处是,当发生纠纷时举证方便,容易分清责任,也便于主管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监督、检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怎么签协议才有法律效力
1. 协议书双方签字具有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依法签订的协议书自成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成立通常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进行确认。
3.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如果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那么该合同也成立。
4. 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但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而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该合同同样成立。
5.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如果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等手续,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会影响到合同的生效,但可能会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如果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该义务,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协议怎么写具有法律效力
1.一份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只要合同双方达成合意即可。
2.签订协议时,各方应真实表达意愿且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以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在撰写协议书时,需特别关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依据具体情况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争议。
为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明确性,可参考《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中关于合同内容的规定,包括:
- 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
- 标的;
- 数量;
- 质量;
- 价款或报酬;
-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 违约责任;
- 解决争议的方法。
此外,当事人还可参考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以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协议书怎样有法律效力
1. 借款协议要具有法律效力,则当事人应当写明借款人与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的具体金额,还款的方式和还款的具体日期等,且签订借款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等。
2.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3.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4.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