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有工资
更新时间:2023-04-01 1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都有工资,具体金额应当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确认,且不得低于同岗位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劳动用工合同试用期一般是一个至六个月,主要是按照双方约定的劳动期限决定的。
一、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有工资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多久都有工资,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都应当支付工资报酬。至于具体支付方式和金额,按双方劳动合同约定来确定。并且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
劳动用工合同试用期多久
劳动用工合同试用期多久根据劳动期限来决定,但是试用期一般最长也不能超过六个月。找法网提醒您,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时间为一年一下三个月以上的,试用期最长一个月。满一年不满三年的,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的,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三、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试用期内不可以随时离职,离职前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单位也可以在试用期结束后辞退员工,理由是员工的试用期的表现不合格,在试用期过后成为正式员工期间,劳动者也可以自行离职,但是需要在离职前的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法对试用期的期限规定
试用期最长六个月。具体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超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不超二个月;三年以上及无固定期限的,不超六个月。须依法约定,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劳动法对于试用期的时间界定是怎样规定的呢
试用期最长六个月。具体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超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不超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合同,不超六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仅约定试用期的,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法对试用期间的工资是怎么规定的
1. 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 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存在,无论试用期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应当给付相应的报酬。
3. 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4.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5.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6.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7.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8. 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