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6000

更新时间:2023-03-01 18: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6000的量刑标准应当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的数额是需要依据具体案件而定。
一、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6000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6000构成刑法当中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不起诉条件

  犯罪不起诉条件: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

三、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取保候审能判缓刑吗

  涉嫌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被取保候审,找法网提醒,如果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判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1、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诉讼时效主要看所犯罪行判处刑罚的刑罚幅度,刑期5年以下追溯时效为5年;刑期5-10年追溯时效为10年;10年以上追溯时效为20年;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法院已经受理在逃的不受追溯时效的限制。 3、根据上述规定,隐瞒犯罪所得时效为10年。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这个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需要看这个犯罪的过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5000?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情节严重,是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达十万元以上;掩饰、隐瞒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达到五万元以上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价值五万元以上的;以及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等情形。<br/> 法律依据:<br/>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br/>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br/>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br/>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br/>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br/>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按您所述情况,建议您准备相关材料,向当地劳动监察投诉。
如果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一定责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商家先退款但你货未退回,从法律角度,你有义务返还商品。不然可能构成不当得利。建议你尽快和商家沟通,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之前公证的赡养义务协议和晚年生活安排依然有效,房子新旧不影响协议效力。虽然现在是新房子且你户口不在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公司在你哺乳期辞退你且不给赔偿,这是违法的。你别主动离职,主动走就拿不到赔偿了。你可以收集在公司工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这种情况有可能构成诈骗,对方明知自己无资产还签订担保协议,有故意欺诈嫌疑。解决方案是先收集能证明对方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