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法定假日放几天
更新时间:2023-07-07 02: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元宵节不是法定假日,不放假。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没工资的,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一、
元宵节法定假日放几天
元宵节不是法定假日,不放假。
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
法定节假日没工资怎么办
法定节假日没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维权: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由其进行查处。
2.因支付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加点费用及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找法网提醒您,依法维权时,劳动者一定要注意收集加班证据,例如考勤卡、单位就餐记录等。如果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千万不能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

三、
法定节假日工资怎么计算
找法网提醒您,法定节假日综合工资=法定节假日日常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1.法定节假日日常工资:
是指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之规定。员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依法享受带薪休假,即在法定节假日中,即使员工不上班,企业也应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样,正常支付其日工资。
2.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是指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即企业如在法定节假日,如五一节,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其日工资的300%.即其加班工资≥日工资*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餐饮业春节有3天法定节假日吗?
春节期间法定节假日的3天不算事假。我国法律规定春节,放假3天,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根据通知,2020年春节的放假安排为:1月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7天。其中,1月19日(星期日)和2月1日(星期六)需要上班。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法定春节假期是几天
春节的法定假期是3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被占用,单位应该支付加班费或者安排补休。具体的方式需要根据劳动合同以及实际情况来决定。劳动者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安排休假的权利,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拒绝的情况,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五一固定法定假日几天
劳动节的法定假日只有一天,即为5月1日。如遇调休政策,可能会延长假期时间。对于因特殊原因需要在节假日期间工作的员工,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获得相应的加班费补偿。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延长工时付工资的百分之百五十(150%),休息日工作不补休则付百分之二百(200%),法定假日工作则需支付百分之三百(300%)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