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单位辞退员工要提前几天

更新时间:2022-04-06 14: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会约定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一般提前三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那么试用期单位辞退员工要提前几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试用期单位辞退员工要提前几天

  关于辞退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单位

二、

试用期公司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一、私下约定是无效的。

  1994年《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本条中的‘社会保险类型’是指需建立基金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种社会保险。”

  从《说明》中可以看出,早在1994年我国就建立了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交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不应该因双方任何私下约定而改变。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二、试用期与合同期是不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点出了只有在劳动合同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约定试用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更是明确了:“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意见》用“应”的字眼,强调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试用期是依据劳动合同上双方约定的期限进行的,不可以单独就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

  在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这种自作聪明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劳动监察部门提醒:一定要按法律规定的义务,签订劳动合同,按时为员工缴纳社保。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员工的生活、医疗保障而实行的强制性保险。所谓强制性,就是由法律法规直接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双方当事人不得自由协商。因此社会保险是否缴纳、如何缴纳都不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可以相互商量的事宜,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即使双方有书面约定,只要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违背,约定也是违法的,定约双方还是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

三、

单位可以试用期随便辞退员工吗

  单位在试用期辞退员工不是就可以随便进行,在试用期内,只有当劳动者具有下述法定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才可以辞退劳动者: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试用期单位辞退员工要提前几天的法律知识。用人单位在辞退试用期员工时,要注意不能直接辞退,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告知劳动者,否则就是违反了劳动法的规章制度。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在立讯电子厂试用期内提前几天可以离职
试用期内,提前三日可离职。操作如下:1.决定离职日期;2.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或口头通知;3.与用人单位沟通离职细节,如工作交接等;4.按照协商的日期正式离职。
试用期辞退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吗
对于试用期辞退是否应提前一个月的问题,法律并没有给出固定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若员工有严重违纪行为,可即时辞退;若因员工能力等原因需要辞退,建议提前与员工沟通并支付适当的补偿。关键在于确保处理流程符合法规,以保障公司和员工的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村干部兼职农电工能否领双份工资,关键看是否有相应规定和协议。若单位制度和双方约定允许兼职且支付报酬,
可以先查看物业服务合同中关于物业费缴纳的具体条款,然后与物业进行协商,看是否能按照70%的标准补交这
你好,线下购买的苹果手机刚付款未激活,通常是可以退款的,可以和商家协商退款,协商不成可到消费者协会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种单方面手写、有涂改痕迹且无签字盖章的账本,证明力很弱,一般不能直接作为证据审计使用。因为它缺乏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17周岁孩子若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需自己担责;若不是,则由监护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先收集购买车库的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可以尝试通过其他业主、物业等打听开发商下落。若实在联系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