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3-18 15: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劳动关系的确定是通过相应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来保证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双方合意进行的,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关系的解除也是需要双反合意的。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劳动关系终止,是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消灭,它是劳动关系运行的终结。实践中,劳动关系终止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劳动关系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二)劳动关系主体消灭或丧失一定的资格;
(三)劳动合同依法或协商解除;
(四)行政决定、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应当指出的是,劳动关系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全部消灭,某些特定的内容在劳动关系终止后仍然要存续一定时间。

二、
在我国怎么样算终止劳动关系
终止劳动关系可以由以下两种情况引起:一是劳动合同中规定的期限届满,劳动合同自然终止;二是出现了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而引起劳动合同的终止。
三、
如何办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
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在3日内向劳动者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直接送达给劳动者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共同居住成年直系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信日期为送达日期。
劳动者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可采取公告送达,通过市地级以上新闻媒介通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即视为送达。
劳动者转为失业的,用人单位应在7日内将失业人员名单和档案移交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者失业后,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到户口所在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劳动合同的解除是需要满足相应的法律条件的,不然就是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如果对一个员工说要跟他劳动合同终止的话需要有那些情形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1. 劳动合同期满:适用于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旦约定的期限届满或工作任务完成,劳动合同通常都自然终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 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死亡意味着劳动者作为自然人从主体上的消灭。宣告死亡和宣告失踪是法律规定的制度,当劳动者死亡、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作为民事主体和劳动关系当事人,无法再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也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然终止。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消:破产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人民法院宣告破产解散。吊销营业执照意味着企业法人资格被强行剥夺,法人资格也就随之消亡。用人单位被责令关闭或撤销是指企业未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或未经合法程序成立,被政府部门查处。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消后,其法人资格已被剥夺,无法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其权利和义务,只能终止劳动合同。
5. 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根据《公司法》规定,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等原因,用人单位提前解散的,其法人资格便终止。
终止劳动关系,有经济纠纷
根据以上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 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确定劳动关系。
2. 依法定程序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