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判离婚可以上诉吗

更新时间:2022-03-01 14: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很多人想离婚,但是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时候会去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并不需要另一方的同意,所以很有可能被告会对法院的离婚判决有异议。那么离婚判离婚可以上诉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离婚判离婚可以上诉吗

  法院判决离婚后,对离婚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只要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民事诉讼法也对一审不服上诉时间做了规定,即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是如果是二审的话,诉讼离婚判决离婚的话,判决书下达之日生效,不能再次上诉。

离婚判离婚

二、

被法院判决离婚还需要离婚证吗

  夫妻两个人到法院起诉离婚,按照规定的步骤调查清楚,法院判决离婚后,之后出具的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就可达到离婚证书同样的效力。判决后法院会按照相关规定选择邮寄一份判决书到当地的婚姻登记处,所以只要拿到离婚判决书就不需要再去当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证书了。

  当然要是两个人自愿选择离婚,那么可直接到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直接申请离婚,而婚姻登记机关需要依法按照规定的步骤,经过审核递交的各种证明材料,审定后发给两个人盖公章的离婚证书。

  要注意的是,一审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其实不会马上生效。必须要过了上诉期之后,当事人都没有去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那么此时才会生效。但要是二审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书,那么就是自判决作出之日开始就会具有法律效力。

三、

离婚一般抚养费是多少

  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计算子女抚养费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具体的计算方式为:有固定收入的,按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依据当地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 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 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法院判决离婚之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有异议的,可以在上诉期内上诉。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离婚判离婚可以上诉吗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515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起诉离婚可以判离婚吗
能不能离婚,需要根据男女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看,看选择哪种离婚方式,看你们之间是否存在可以判离婚的情形等。离婚有两种方式选择,一种方式是双方协议离婚,协商好双方一起
起诉离婚,判离婚嘛
起诉离婚,男方不出席,判离婚的可能性小
男方上诉离婚,可以判离婚吗?
你好,一般第一次起诉不会判决离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假如异地报告人口不见了,还是要去派出所办理手续
法律分析:可以根据情况,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失踪人口的报案一般情况下都是2
购房合同和房产证上只写着女方的名字,贷款也是女方名下分手后房子归谁所有
法律分析:恋爱期间购买的房屋,一般来说登记在谁名下,就归谁所有。如果是两个人合买即登记在两人名下,如未取得产权证,则看购房合同上是否有两人名字,则按照共有财产进
如何证明婚后买房父母的出资?
转账,签订协议,证明出资情况
你好,有问题需要咨询你,
您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我村硬化路什么时候能解决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有征地补偿纠纷的,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举报,问题严重,构成犯罪的,可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村里没人修路应该找当地的(县)
就是在快手上看直播做活动,188一台苹果手机,要求退款,卖家要求确认收货才能退款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