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管辖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21-02-07 09: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争议,顾名思义就是在职场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为自身权益、工资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纠纷,按照规定是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处理的,比如说协商、仲裁、诉讼等方式。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劳动争议管辖有哪些规定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劳动争议管辖有哪些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明确当事人应当到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法律制度。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应当根据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仲裁,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原则确定。

  方便当事人其实就是指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是本法的重要目标,当事人权利行使的便利性同样是本法立法所要遵循的准则,因此,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确定应以为当事人申请仲裁和应诉提供极大的便利、减轻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为原则。

  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一方面要求根据各地劳动争议的实际情况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总体布局合理地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理案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则要求管辖制度应有利于保证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公正行使,在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过程中,尽管直接解决的是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归属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仲裁权公正有效运行。

  根据本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可以看出,劳动争议的管辖区域与各级行政区划不完全一致。有时,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能同时管辖好几个市辖区,有时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能只管辖一个县或者市辖区内的劳动争议案件。这就需要省级人民政府在依法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时候,必须同时划定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区域。

 劳动争议管辖有哪些规定 

  二、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不同点

  1、执法主体不同

  劳动监察的执法主体是劳动行政部门,其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代表劳动行政机关实行行政执法;而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及用人单位三方面的代表组成。

  2、法律行为不同

  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作出劳动监察作用的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活动,作出的裁决属于一种国家授权的仲裁机构对发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

  3、工作职责不同

  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定的行政职权主动进行,不需要相关人提出请求;而劳动仲裁机 构则是受理劳动关系当事人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需先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案件,否则,仲裁部门不主动介入。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法律对劳动争议的管辖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发生的劳动争议,这点需要大家注意,不然在出现问题纠纷。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劳动争议管辖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争议律师,请问群体性劳动争议和集体性劳动争议的区别是什么呢
您好,请问争议是关于什么的呢?您可以再描述一下具体情况,以便为您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点击我的头像可以转为一对一详谈,直接交流会更加高效,我会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争取最大程度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阿文骂人影响到我怎么处理,什么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手机显示受远程管理,这可能影响使用,你大概率能退。首先看看和卖家的约定,若明确有相关退换条款,按约定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您的诉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这种情况钱有可能退回来。店里口头保证有65%效果,这可视为服务承诺,做完没效果,店方可能构成违约。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没签合同不影响离职。你提前通知机构就可离职。工资没全额发,机构做法不对。你可收集工作证据,像上课记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征信查询次数多可能影响信贷审批。解决方案是先暂停不必要的征信查询,等一段时间让查询记录影响降低。之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