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未续签合同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7-12-26 09: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作为一个上班族,也许在某年某月某日,你会突然想起几年前的今天你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今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却没有和你提前续约,也没有通知你劳动合同终止。你居然还在公司稀里糊涂的上着班,却没了劳动合同的保护!瞬间有点小惊悚有木有!莫急莫慌!找法网小编这就告诉你如果公司未及时和你续签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办。

  劳动关系的存在不以劳动关系的签订为必要条件。

  虽然我国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双方劳动关系的建立却不以劳动合同的签订为准,而是以用人单位的用工事实为准,也就是说,即便用人单位未及时和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仍实际在用人单位上班,那么双方依然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事实满一年,视为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未续签合同怎么办?

  同时,为了促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诸多法律责任,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再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综上所述,如果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则可能导致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这两种法律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法律责任的承担在各地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如支付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的规定:

  如果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点为自劳动合同期满的次日,截止点为双方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此种情形下不再享有《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的一个月的订立劳动合同的时间。而在我国其他地区则与北京不同,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仍然是未续签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

  所以,光荣的劳动者们,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同你们续签劳动合同,你们可以向其主张支付二倍工资。若未续签劳动合同的时间满一年,则视为用人单位与你们建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找法网小编最后提醒: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拒绝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二倍的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租赁合同还没有到期,怎么办
针对租赁合同未到期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尝试与出租方协商提前终止合同;其次,考虑寻找新的租户接手;最后,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租期的费用。处理时需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合同条款,选择最适当的解决方案。
公司合同到期不续签也不裁我怎么办?
处理合同到期不续签的问题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一、与公司明确沟通,了解不续签的具体原因及补偿情况;二、若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可以考虑寻求劳动调解或仲裁机构的帮助;三、准备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工资条等,以便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不同情境下处理方式可能有所差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具体的建议。
合同到期公司未续签合同,怎么赔偿?
合同到期未续签的情况需按具体情况处理。一方面,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签订解除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终止,这种情况下通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另一方面,如果用人单位决定不续签,应提前通知劳动者,并支付经济补偿。此外,如果劳动者希望续签而用人单位拒绝,用人单位除了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与劳动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原因,以避免潜在的劳动纠纷。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先别着急,得弄清楚付的啥钱、付给谁了。要是付错对象,能联系对方协商退款;要是交易有问题,比如商品不符
你好,本律师在线,你碰到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办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若三轮车罚款单上只有15位决定数字,可尝试通过线上支付平台进行缴纳,一般在支付平台的生活缴费板块找到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