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

更新时间:2019-03-15 03: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标题】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内容分类】工伤保险【颁布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日期】20031121【实施日期】20040101【发文号】鲁政发[2003]107号-----------------------------------------------

    【标  题】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
    【内容分类】工伤保险
    【颁布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日期】20031121
    【实施日期】20040101
    【发 文 号】鲁政发[2003]107号


    --------------------------------------------------------------------------------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省政府同意《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与《工伤保险条例》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劳动者权益、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切实加强领导,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加强基础管理,注意做好原试行办法向《工伤保险条例》过渡的衔接工作。要加强宣传工作,使用人单位和职工理解和支持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工伤保险工作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卫生、人事、财政、民政、工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要密切配合,确保《工伤保险条例》顺利实施。

     

    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经济欠发达、实行全市统筹难度较大的,可先在市内各区实行统筹,所辖县(市)暂实行县级统筹,逐步过渡到全市统筹。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各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三条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的工伤保险工作。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 工伤医疗费;
        (二) 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三)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 生活护理费;
        (五) 丧葬补助金;
        (六) 供养亲属抚恤金;
        (七)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八)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费
        (九) 职业康复费;
        (十) 辅助器具费;
        (十一) 疾病与工伤因果关系鉴定费;
        (十二) 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

        第五条 工伤保险费的征收、缴纳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征收、缴纳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首次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时,按用人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对照工伤保险行业费率标准确定。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可根据用人单位上年度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支付以及工伤事故发生率等情况,适当调整用人单位当年缴费费率。

        第七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按统筹地区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征缴额10%的比例提取,储备金累计结余额不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征缴额的30%。工伤保险储备金的使用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储备金一经使用,应及时补足差额。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垫付。

        第八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按照《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时限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其中,用人单位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及受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九条 工伤职工认为疾病与工伤有因果关系的,应当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一并提出确认申请,同时提交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就近实施抢救的,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原始病历。

        第十条 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不予受理决定中应当载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事实依据并告知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方式。

        第十一条 省和设区的市应按《条例》规定分别建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并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事机构,由专人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以下鉴定或确认任务:
          (一)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
          (二) 停工留薪期限的确认;
          (三) 疾病与工伤因果关系的鉴定;
          (四) 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五)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第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选聘。医疗卫生专家库每年调整一次。

          第十四条 省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应向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和工伤保险待遇申报表。符合条件的,经办机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核发待遇。

          第十六条 被鉴定为1-4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生活护理费调整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生活费用以及物价指数变化等情况适时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page]

          第十七条 破产、关闭、解散和注销企业被鉴定为1-4级的工伤职工以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仍按原标准继续发放。所需资金,原企业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未参保的,预留至当地平均期望寿命(其中,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未满18周岁的,预留至年满18周岁),在资产清算时一次性拨付给经办机构。被鉴定为5-10级的,按规定支付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所需资金在资产清算时一次性拨付。
          对已破产、关闭、解散和注销企业的1-4级工伤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的供养亲属,各地可参照本条前款的规定筹集资金,由经办机构单独列帐管理,参照工伤保险有关规定,保障其工伤待遇。资金筹集办法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八条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5—6级的,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20个月、18个月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35个月、30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7—10级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7级16个月,8级14个月,9级12个月,10级10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为:7级25个月,8级20个月,9级15个月,10级10个月。[Page]


            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加发50%。
            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每减少1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全额的10%支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时或者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应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核定手续,并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离休、退休和退职后被确诊为职业病的,可以按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第二十条 2003年12月31日以前发生因工伤亡,其定期待遇如低于《条例》所定标准且现在仍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可从2004年1月1日起改按《条例》规定的标准执行,以前低于的部分和一次性待遇不再追补,所需资金从原渠道列支。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180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江苏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
有保险的员工建议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待医疗终结后申请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 认定为工伤
职工有以下情况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故意犯罪;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保定有工伤保险条例吗?还是按河北省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的理赔流程: 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个很关键,也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一切都是白搭,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你就必须在受伤之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伤保险条例
新规明确,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办理退休手续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退休后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相
工伤保险条例
供养‘亲属’抚恤金中的‘亲属’是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条件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年龄限制);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
工伤保险条例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
工伤保险条例
到 公司所在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咨询。相关法规: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
一般指交警部门,法院。
怎样查询对方父母的电话号码?
查询父母的身份证号码方法有:1、直接向父母询问;2、直接查看父母的身份证或户口本,上面就有身份证编号;3、到你父母的户口所在地户口管理办公室,让户口登记管理员在
快递员,联系快递员没有回复,怎么办?
你好,可以向邮政部门投诉
低收入儿童上小学有补贴政策吗?
可以看主管部门的规定的v
你好!请问一下,监狱发函到法院不回复
建议主动跟进,监狱发函到法院不回复,可能是流程延误或法院工作繁忙,可主动联系法院查询函件处理情况,或委托律师代为处理,提高效率。若长时间未得到回复,也可考虑向相
81年12月工作24年5月退休,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572,个人账户79247.81元退休金多少。
您好,建议您咨询下您参保地的社保局,因为每个地方的实际政策不同,这边无法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
女方未满18岁。不能办理结婚证。把小孩户口上在女方户口。需要什么费用吗?
通常情况下,非婚生育的小孩上户口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具体处理方式包括准备相关材料如出生证明、女方身份证、户口本等,前往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
已经办近了两个月了,钱还没有打来
除了起诉,还可以考虑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追讨欠款。调解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但可能无法强制对方履行;仲裁则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双方同意并遵守仲裁结果。选择哪种方式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