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仲裁时效计算

更新时间:2016-07-27 16: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争议时有发生,申请劳动仲裁受时效限制,然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与一般民事诉讼时效并非一样。那么,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否统一为一年呢?这要区分不同情况。

  2010年4月张小姐大学毕业,在某商场找到一份工作,在某品牌化妆品专柜做导购,月薪2000元,每月按照销售额提成。2011年4月张小姐与商场的劳动合同到期,恰巧赶上商场整改之际,人事部门比较忙,双方便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张小姐也依旧按时上下班,商场也按照原来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一年以后,2012年2月,因为工作失误,张小姐所在的专柜被盗,给商场造成重大损失,商场以此为由开除了张小姐,且未支付任何补偿。于是张小姐于2013年6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商场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超过仲裁时效未支持张小姐的诉求。

  风险提示: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也就是说,劳动者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而对于劳动报酬的索要可以自劳动关系终止后开始计算一年。本案中,张小姐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请求,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属于惩罚性质,不属于劳动报酬,因此,应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也就是应签而未签订书面合同之日起计算。从本案情况来看,张小姐的诉请确实超过了1年的仲裁时效,因而得不到支持。

  律师说法:

  劳动争议时有发生,申请劳动仲裁受时效限制,然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与一般民事诉讼时效并非一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同时,该法第四款也规定了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那么,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否统一为一年呢?这要区分不同情况。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因此,欠发的工资、奖金、加班工资、高温津贴等都属于劳动报酬范围,因而不受仲裁时效一年的限制。

  二、不属于劳动报酬的,如经济补偿金、赔偿金、代通知金等,则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实践中主张权利常指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之日。

  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从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起往前倒推一年。注意:双倍工资最多只能支持11个月,即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至不满一年期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赔偿金具体应该怎么计算呀?
赔偿金计算复杂,需分情况处理。财产损失按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计算。精神损害赔偿则考虑侵权人过错、经济能力、行为情节等。具体操作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实际情况。
关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计算问题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计算需分情况。合法解除时,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若违法解除,则需支付两倍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和合同条款。
请问劳动仲裁怎么收费
你好,劳动仲裁不收费,进一步沟通我,详细解答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首先要尽快筹集资金缴纳罚金,可向亲戚朋友借款。要是确实暂时没能力全额缴纳,可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尝试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别着急,你可收集好能证明诈骗事实的材料,比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再去找负责你案子的人沟通,说明你提
可以详细说下,你要咨询的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这种情况一般能退,但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因为交了首付意味着和开发商签了合同,单方面不想要房子属于违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首先,因为父亲去世,房子一半是母亲的,另一半由母亲、儿子等法定继承人继承。若其他继承人放弃继承并公证
问题啊,诉求帮你解封吗?还是干嘛?你什么诉求?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