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工如果是在上下班的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应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客运轮渡、城市轨道交通、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可以认定为工伤”来判断。
2、职工如果是在单位从事驾驶员工作,在用人单位安排下,驾驶单位的车辆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了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无论驾驶员本人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都应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来判断。
这一情况下的工伤认定,适用无过错补偿原则,职工如果是因为疏忽而导致受伤,即使是违反单位的操作规范,对致残、负伤、死亡负有责任或者过错,都应该认定为工伤,并且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3、如果职工在单位不从事驾驶员工作,但是在执行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且受伤,无论该职工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同样应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都应该认定为工伤。
1、交通事故赔偿已经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的。企业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的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或者工伤保险机构先期垫付的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费后应予以退还。
2、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已由伤亡职工或者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3、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致残的,除按照上述两项处理有关待遇外,其他的工伤保险待遇还可以按照规定享受。
4、由于交通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受伤害职工不能获得交通事故赔偿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标准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1、用人单位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可以认定工伤吗”的相关知识。综上可知,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且负主要责任,是不能认定为工伤的;而如果是因为工作任务的需要,上级的安排等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的,可以认定为工伤。若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