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3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发布部门:贵阳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筑府发〔2008〕56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公布日期:2008-04-03

施行日期:2008-04-03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服务业全面、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精神,结合贵阳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为依托,增强现代管理理念,以中心城区和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逐步使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层次得到提高,竞争力持续增强,对经济增长和解决民生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实现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原则。政府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坚持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的原则。充分发挥在各类资源、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水平,自主确定、发展有市场、成本低、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健全服务业网络的同时,以中心区和重点领域为重点,打造全市知名品牌和各类区域性服务中心。

4.坚持扩大开放,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制定和推行行业标准,创造各种所有制、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同期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力争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0%以上; 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服务业空间布局和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健全,服务设施完善,市场功能齐全,运作机制规范,现代化水平较高,辐射力较强的服务业发展网络,使贵阳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以物流业等为重点,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1.物流业:培育在生产和消费各环节的物流需求市场,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市场空间。拓展第三方物流新兴业务的范围,提高物流业社会化程度。推进道路货物运输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解决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积极引导运输、仓储、配送企业联合开展物流业服务。加快二戈寨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的建设,2008年修改完成园区发展规划,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2年前基本建成。力争引进一至两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贵阳。立足贵阳和贵州发展、服务大西南及华南沿海、辐射东南亚,将贵阳建设成为辐射西南地区的物流分拨中心,联结长江经济带与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陆路物流枢纽和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物流结点。到2012年初步建立物流综合服务体系,2015年物流业发展水平达到国内平均水平,物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科技服务业: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自主开放的科技服务业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到2010年,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年均在80%以上。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培育各类企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推动具有特色的科技服务业聚集环境的形成。重点培育36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优势领域初步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发展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及推广,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及增值率;开展科技服务业应用人才培训与工程技术服务,建立健全一批科技服务业的研发设计、测评、认证、技术转让、咨询等中心。

3.信息服务业:以建设“数字贵阳”为目标,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公共信息资源,提高各类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大对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支持,完善信息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及各类应用软件,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等增值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的数量和等级,鼓励企业通过双软认定、GB/T19000?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定和CMM认定。2010年,我市城市信息化水平达到全国中心城市平均水平,信息服务业成为贵阳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4.会展业:以“贵阳避暑季”品牌为突破口,推进品牌塑造和市场开发;通过体制创新和招商引资,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会展机构合作,力争2010年前建成贵阳会展中心,以交通运输、通讯、旅游、餐饮、住宿业为支撑,以广告、印刷、装修、布展、翻译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完整、坚实的会展业产业链,使贵阳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大型展会的举办地,实现展会专业化、运作市场化、服务规范化。

5.生产性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为生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产权交易、技术交易、劳务和人才中介、生产资料经纪、货运代理等中介服务的行业。同时规范发展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会计、咨询、广告、设计、策划等专业服务业。引导现有中介机构调整重组,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接轨国际的现代中介服务业,提升全市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规模及素质,建立健全引进自律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和机构准入制度,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二)突出生态、品牌特色,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1.旅游业:围绕“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城市品牌,整合宣传、旅游、文化资源,努力把“贵阳避暑季”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以生态旅游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力争到2010年前建成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区、开阳南江峡谷喀斯特生态旅游区、息烽乌江峡红色旅游区、修文阳明文化生态旅游区、乌当温泉度假旅游中心区、南明河城市风光旅游带、观山公园。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加大对商务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投资机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加快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大规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做好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大幅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力争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把贵阳建设成为集文化、商务、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和面向国内外尤其是东亚、东南亚的旅游目的地。

2.文化业:积极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娱乐、工艺美术、信息网络、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建立和完善著作权保护机制,规范和发展文化娱乐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挖掘整理做好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注重创新,打造一批以“多彩贵州风”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力争每年都有新的反映贵阳地方文化、面向贵阳旅游市场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的组合优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经贸、体育等产业有机结合,加快形成古玩收藏品、茶文化、书画、娱乐演出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带、基地和聚集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组建和培育一批文化(集团)公司,扩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规模和类别,推进文化产业社会化。大力发展现代传媒资讯,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一步壮大贵阳日报传媒集团。

3.创意产业:研究制定我市创意产业的促进办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体系,培育激发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逐步形成创意研发、创意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环节完善的创意产业链。抓紧建设完善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新办创意企业。立足产业基础、文化内涵和资源秉赋,错位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意产业,推动包括广告、数码娱乐、网络游戏、动漫、时装及产品设计等创意行业的发展,创造一批有地方风格和国内外影响的创意品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设计师,具备举办国内外创意产业大型活动的能力。2008年基本建成以动漫创意为核心的贵阳数字动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创意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影响力,推动我市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扶持和努力创新,大力发展金融业

制定引进金融机构和高级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切实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在2008年上半年前组建完成市金融工作协调办公室。保持政府与金融界的密切沟通,积极解决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和支持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入驻。逐步将金融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支持商业银行拓展信贷业务,搞好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进一步完善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在政府及有关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加快组建贵阳市再担保机构,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扩大信贷规模,增加金融服务品种;推动贵阳市商业银行上市。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贵阳市农村合作银行。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增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企业债券、投资基金、信托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进行直接融资。着力培育上市资源,提高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促进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配股再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积极稳妥发展证券、信托、融资租赁、典当等金融业。支持保险机构扩大服务范围,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大创新力度,强化保险市场监管。

(四)坚持多渠道投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1.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办好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扶持技工类学校发展;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集资办学,或以融资、参股等形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

2.卫生:以疾病预防控制为重点,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多渠道筹资,积极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组织,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2010年参合率达95%以上。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加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确保医药安全。

3.体育:积极支持鼓励全社会兴办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以体育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技能培训、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为重点的体育服务业。整合全市各类体育场馆资源,完善市区、乡镇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健身场。2010年建成金阳奥体中心主场馆和六广门市民健身中心,使我市具备承办国内综合赛事的硬件设施、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国家级培训基地和产业发展带。办好“白云国际风筝节”、“开阳全国汽车拉力赛”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体育赛事,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足球等有条件的职业化队伍建设、赛事建设,推进体育职业化进程。

4.社区服务业:围绕便民利民,加强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社区服务业企业组织体系,提高社区服务业机构的素质,继续扩大社区服务业的范围,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对就业指导和培训、养老、托幼、助残、绿化、保洁、保安、家政、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公用公益事业、商业、家电维修、就学、餐饮、再生资源回收等多层次生活需求。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五)合理布局,巩固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

1.商贸流通业:调整优化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布局,形成由中央商务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点、特色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组成的城市商业风格格局。重点建设和发展以聚集、批发省内外名优产品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以超市、便利店为重点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专业店、专卖店、货仓式大卖场等新型业态,稳步推进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百货店的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加快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完成市中心区和其它区、市、县政府所在地126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起农村现代流通经营网络,拓展服务内容,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2.住宿餐饮服务业:与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住宿餐饮服务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发展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各类大众化旅馆,进一步提高住宿业的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以绿色餐饮为主题,全面推进餐饮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促进餐饮业优化升级和全面发展。围绕金阳新区、三桥??马王庙片区、龙洞堡片区的开发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培育地方餐饮品牌,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与美食相结合的独特餐饮品牌。扶持和培育一批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地方品牌企业和新兴特色企业。

三、加强规划引导,实施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一)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

修订和完善贵阳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编制服务业发展指南及目录;引导市场主体按规划布局实施项目,避免因低水平重复设置造成恶性竞争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每年统筹整合市级用于扶持服务业方面的资金2亿元以上,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服务业发展。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我市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等方面投入,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服务业。采取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产业投资基金、资金信托等方式向社会筹资,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

(三)大力培育服务业名牌企业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物流、旅游、信息、餐饮等行业,重点扶持、发展、壮大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企业,使其在行业发展中起龙头带动作用,引领本行业快速有序发展。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培育发展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

(四)加大服务业改革开放的力度

全面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样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按照服务业生态化发展方向,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外资兴办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外贸、商业、文化、旅游、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物流、会展等业务。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发展供水、供气、中水利用、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环境卫生等社会化服务。大力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到省外、国外参与合作与竞争。

(五)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

服务业优惠政策对所有投资主体同样适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经营的行业、项目外,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服务业资源整合。

(六)实行促进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

逐步消除服务业与工业之间、不同所有制服务业之间在供水供电、资金融通、费用征收等方面的差别。认真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支持服务企业产品研发,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所得税抵扣优惠。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以及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关服务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加大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服务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在服务业领域开展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试点。对吸收就业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低等服务类企业,按照其吸收就业人员数量给予补贴或所得税优惠。研究制订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实物租赁、维修服务、便利连锁经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华老字号经营等服务业和出口文化教育产品等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简化服务业权属证明办理、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程序。重点落实列入国家、省市规划和重点扶持的服务业项目及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七)加快制定人才引进培训计划

完善和落实我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物流、金融、保险、批发、零售、酒店管理、中介服务、外经外贸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和谐氛围和创业环境。支持我市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建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八)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宣传,为我市服务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尤其要重点宣传服务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以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制定和完善保障、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和政务环境。

四、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有力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机构,加强职能。贵阳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发挥作用,建立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各区(市、县)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服务业管理体系和工作推进制度。

(二)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建立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逐年量化,明确每年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抓好落实。

(三)加强沟通,健全决策体系。建立服务业统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服务业各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服务业统计信息交流。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评估工作,为搞好宏观调控、制定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八年四月三日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