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6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天政办发(2008)37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08-04-21

施行日期:2008-04-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字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天水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天水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天水市人民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五年规划》)为主线,以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高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强化行政复议、开展持证执法培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法制机构,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组织协调。依法行政工作要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挥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协调指导,强化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部门向本级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的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采取开设专栏、举行报告会、研讨会、上街咨询、下乡宣讲等形式,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宣传活动,特别是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定期或不定期宣传通报各县区、各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部署、工作成效、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和重大涉法事项的处理情况。按照省上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信息报送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三、推进基层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把县区、乡镇作为依法行政的重点、难点和着眼点来抓,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的现状和问题,切实加强工作的指导帮助。按省上要求要积极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发挥典型引路、整体推进作用(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四、完善评议考核机制。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从今年起,要把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要量化、程序要透明、结果要公开,并逐步实现与干部奖惩、任用挂钩,发挥评议考核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督促引导作用(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市政府法制办)。

五、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通过修订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落实领导学法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督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监督方式,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重大决策的听证、公布制度和决策跟踪评估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

六、提高政府规范性文件质量。要认真执行《天水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进一步落实规范性文件由政府法制机构统一审查和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制度,坚持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公开发布制度和定期评估制度,及时清理废止一些过时的、或与现行法规规章相抵触的文件。要逐步推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以保证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权威性和适应性。要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着力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协调改革发展中的各方利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认真落实《天水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建立规范性文件监督审查体系,落实备案工作机构和人员,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依法严格审查,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究。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要责令修改或废止,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组织相关部门)。

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依法界定政府职能,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科学合理设置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职能、机构和编制法定化。市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要从注重具体事务管理、具体项目审批转移到宏观调控、研究制定政策和监督管理上来,合理划分市、县区之间、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逐步解决职能交叉问题(责任单位:市编办、市人事局)。

八、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建立健全紧急状态预警制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构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预测与信息发布、控制与处理、物资保障方面的制度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市场价格秩序,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完善政府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相关办法,明确服务标准,简化服务程序,降低服务成本(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

九、健全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监管,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取消违规的收费项目,严格实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天水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保障行政执法所需经费,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坚决杜绝“以罚没养执法”和私设“小金库”的现象,确保行政机关权力和利益脱钩(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物价局)。

十、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依法规范劳动管理和就业培训,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

十一、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要对现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进行清理,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地责任。逐步建立市、县区网络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健全完善违法行政行为投诉处理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实施行政权力“阳光操作”工程,增加管理透明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组织相关部门)。

十二、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入宣传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事项外,各级行政机关都应当依法公开信息,并为公众查阅提供便利条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公告和新闻发布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网络工程建设,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

十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结合全市第三轮持证执法工作,清理确认行政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证件管理和培训考核制度。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的学习培训作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执法技能等教育(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组织相关部门)。

十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要逐步解决多头管理、多层执法、重复管理和执法扰民等问题,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整合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要不断巩固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总结经验,扩大成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编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十五、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落实《甘肃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市政府制定和公布《天水市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设定执法岗位、细化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要认真执行《天水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组织相关部门)。

十六、发挥复议层级监督职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座谈会精神,重点抓好《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的宣传和实施,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强化行政复议监督指导,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保障行政复议工作经费和必需的办公条件,加快行政复议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进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建设,落实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制度、行政复议责令受理和处理制度、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统计软件报备系统,完善行政应诉相关制度,推行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十七、建立高效便捷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大力开展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妥善解决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各类矛盾纠纷。通过完善人民调解相关制度,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城市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把纠纷妥善化解在基层。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制度,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引导和帮助广大群众遵循合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十八、完善信访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充分发挥信访机构的作用,搭建政府与群众直接对话的平台。妥善处理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健全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效防止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对可以通过复议、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信访事项,行政机关应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责任单位:市信访局)。

十九、健全政府法制机构。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努力使法制机构的编制、经费条件等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重点要解决县区政府法制机构人员偏少、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等主要问题,逐步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或兼职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各级领导要对政府法制工作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使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做到专职专用,发挥好法律参谋助手的作用。同时,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振奋精神,以扎实的工作和业绩赢得领导和各方的信任和支持。

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